
01
有个朋友说,每天早上起床就像在打仗。
老公上班远,通常来不及吃早餐就去上班了。
她起床以后把早餐蒸上开始催孩子起床。
好不容易催起床了,孩子还要在床上呆几分钟,她又要催着他穿衣服。
穿上衣服以后催刷牙,催洗脸,然后催着孩子坐上餐桌。
接着催吃饭。
有时实在来不及,会把早餐给他打包在路上吃。
但是这种方式她颇不放心,因为不知道孩子吃了没有,有好几次孩子放学回家后,她发现孩子早餐原封不动搁在书包里。
吃完早餐催孩子拿书包,穿鞋,再催孩子出门坐校车…….
每天早上各种“催催催”让她精力在一早就消耗大半,到她上班的时候,情绪已经很差。
我记得曾看一位美国心理咨询师说过,现代人常常过度使用一个词——赶快。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都来不及了”的世界中。
似乎每一件事情都有紧迫的“截止日期”,这种焦虑一直在我们生活中泛滥。
当然,我们也会把这种焦虑传给孩子。

朋友只有一个小孩,每天早上都忙得不可开交,这位心理咨询师每天早上简直就是噩梦——她有5个学龄期的孩子,而且这5个孩子分别在不同的学校上学。
为了让孩子们准时到学校,她每天早上用尽全部力气应对每一个孩子。
她常说的几句话就是:
赶快!不然要迟到了!
快吃早餐!
别和我说这个,你给我快点!
你怎么还没穿袜子!
如果早上孩子们之间没有发生矛盾还好。
有时孩子们还会在这个混乱的时刻发生争执,比如谁撞了谁,谁又抢了谁的杯子,谁把最后一块饼干吃了,甚至莫名其妙打起来…….
几年下来,她越来越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