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教子有方
1、前几天,13岁的宁波男孩瑞瑞的妈妈来到医院,急切地求助医生想办法帮儿子“长高”。
然而医生遗憾地告诉她:孩子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生长干预期,骨龄已达16周岁,预测身高估计在1.60米左右。真令人惋惜!
瑞瑞父母身高都很高,爸爸身高1.82米,妈妈身高1.69米,所以对儿子将来的身高,他们原本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开始时,瑞瑞在同龄人中的身高也是算高的,只是最近一两年,不见长高,而且说话也开始变声,爸妈才警觉。
爸妈找到了当地中医院生长发育专科,他们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当得知孩子的指骨多数已经融合,掌骨骺干已开始融合,长高潜力很小。
他们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于是他们去了上海等地检查,结果答案是一致的,孩子的骨龄已达16周岁,预测身高在1.6米左右。
事后,在和家长沟通中,医生了解到,因为男孩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到家常常很晚,平时就是保姆负责照顾孩子,饮食也很随便,孩子小时候不吃蔬菜,喜欢吃洋快餐,而且睡得很晚,常常要到晚上11点左右才睡。

此外,父母还经常给孩子买补品,使得孩子小时候就窜得很高。可谁知道,孩子后来就不长了呢?
现在孩子因为错过最佳的生长发育干预期,而导致身高不理想的情况较多。
2、有一个女孩10周岁来了月经初潮,半年后才正式来月经,因为人很瘦小,父母也没在意女儿已经发育了。后来,女孩身高停留在1.46米就不怎么长了。这样的情况下再干预,效果就不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