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
王冠丽是评剧大师筱白玉霜的再传弟子,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王冠丽生长在天津,甘甜的海河水滋养了她,她是海河的女儿。她有着良好的艺术天赋,她从小在天津学戏,毕业后在天津评剧院工作,先后受教于筱玉芳、李福安、小花玉兰、莲小君、吴博莉、董生等名师。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从多方面给予她巨大的关怀和帮助,对她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她以后在评剧事业上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福安先生文武全才,是评剧生行中屈指可数的名家。 他的声腔苍劲舒展,韵味醇厚,善用真假声结合,尤以念白见长。他演唱技艺独树一帜深受观众喜爱。在评剧舞台上辛勤耕耘了八十多个春秋,为评剧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晚年还为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排演新戏,令人感怀不已。
九旬高龄的李福安还能参加社会活动,和广大观众们见面,后来,他耳音失聪不能听弦儿演唱,他就数板儿给大家听。被誉为评剧舞台上的不老松。
当年的李老师话不多,对教学很严谨,讲究大班派的风范。例如,扮装要规范要漂亮,要求三白:水袖白,大领白,靴底白(男生),穿上戏装就不能够随便坐下。演员就得讲究形象的美,艺术的精,一点儿都不能含糊。

李老师教戏非常严厉,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在他面前,学生们很紧张,从不敢懈怠,有点怕他,甚至不敢与他对视。他对学生总是不满意,更不会轻易表扬谁。据王冠丽回忆:“我小时候老实听话,但是有点儿“肉”(动作慢),在李老师面前很紧张,努力照他的要求做,只要老师不满意就从头再来,偶尔慢了,他就敲打我一下,给我提个醒,让我长记性。那时我太小,虽然照老师的要求做,但并不理解为什么。“由于年龄小,青少年的王冠丽只知道听老师的话。到后来,她才逐渐明白:学艺是严肃的事情,必须得认真,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只有严格要求刻苦学习才能学会真本事。严师出高徒,老师高起点,高要求,是叫学生学真功夫。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王冠丽努力学习,感觉自己学会了一些东西,有了一点儿进步,但是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李老师总是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