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声乐
自然声乐教学法
日期:2017/5/7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我们在演唱中所追求的共鸣、高音、技术等等同演唱中的兴奋状态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学习中要极其注意情绪的调整和控制。我们所进行的技术训练主要集中在发声技术上,如何能取得好的声音是衡量演唱水平的标准,我们现行的声乐教学,过于侧重肌肉的训练,比较忽视情绪的控制训练,要知道控制肌肉的是情绪,如果情绪不稳定,即使肌肉的训练很正确和稳定也不行。实际上经过常年的肌肉训练是可以达到一定的稳定程度的,并且也可以达到控制情绪的作用,但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需要经过不停的调整才能实现。实际上在现行的教学方法中,对声音的要求并没有错,关键是以什么角度去看,比如:"先通气后发声":就是要"小心"的情绪状态。"闻花的状态":就是要"兴奋"的情绪状态等等。

 

三、总论

  实际上声乐的要求就是以下这三点:1.自然、正常的咬字和吐字状态。2.小心、兴奋的情绪状态。3.对不同风格歌曲的把握。演唱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以上的方法解决。

 

  呼吸不好的原因是因为不正常的咬字状态,一般都是在做"打开喉咙"的要求后出现这个问题的,由于忽略了正常的咬字状态,在咬字时声带过于张开,造成用气过多,是呼吸出问题的。这一点通过吐字的状态就可以证实,呼吸不好的,咬字大多不清楚,像嘴里含着东西一样。实际上呼吸是不用练习的,我们平时的确存在呼吸较浅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情绪的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稳定情绪入手,根据学生的性格,性格急躁的,要通过轻声、慢速的发声练习来平和情绪,性格散漫的,要通过大声、兴奋的发声练习来提起情绪。当情绪处于平和的状态时,呼吸就自然深了。一般来说性格急躁的呼吸较浅,声音易浮。性格懒散的,呼吸过深,声音易沉。调整的结果就是以声音为标准的,就是要那种平衡的声音。

 

  换声点的问题实际就是心理承受力的问题,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紧张,高音的问题也是一样。换声点后的发声方法的变化,就像是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下到水里一样,水越深、越急就越紧张,也就越使劲地抓住周围的人,可只要是不松手,就永远学不会游泳。所以,在演唱中不要考虑换声点的问题,最好的歌唱状态是从低到高音色的统一,不能中声区是一个音色,到高声区就换成另一个音色。

 

  共鸣的问题也是很简单的,就是震动的问题,从物理学上讲,任何物体都是有自身的频率的,当然包括人体的骨骼和腔体。而共鸣就是指当发出声音的频率同腔体一致时产生的共振,这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频率一致,二是放松。我们可以试一试,用筷子敲碗,如果我们用手摁住碗再敲,声音的共鸣就很弱,如果我们握紧筷子敲,就没有放松握筷子的敲击声音好。以上的实验可以证明,腔体紧共鸣差,声带紧音色差。所以,声乐练习中,"小心"的状态是为了取得优美的音色,"兴奋"的状态是为了取得较好的共鸣。

 

  以上的介绍是我经过多年演唱和教学所感受到的,是一种见效很快的方法。一般学生通过几节课的训练就可以在音色、共鸣和音高上取得较明显的进步。因为效果较好,才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大家,不过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准确的判断性格,还有就是"小心和兴奋"的情绪状态一定要真实,一定要"动心",不动心的"小心和兴奋"的状态是没效果的。
                                            来源:中国音乐网

0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