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学习音乐的本质就是接受教育,并且接受的是基础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它的作用与其他任何基础教育(如算数、识字)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学音乐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一门生存的技能,甚至也不是为了掌握一门艺术,而是为了开启智慧、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既然学音乐是接受基础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音乐教育,不论他是不是“这块料”。
在我国义务教育暂时还不能给予孩子们又长又结实的第三根“竹竿”的现阶段,这个任务其实是落在家长和课外教育者身上了。应该说,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2007年有位老师在临沂市兰山区内的几所小学做了问卷调查,其中有的班级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在业余时间学了一至两种乐器。这说明把学音乐当做普通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已经被许多家长认可了。他们当然知道,这些孩子不可能都成为乐器演奏家,甚至不可能都成为音乐从业者,但并不因此而放弃给孩子这方面的教育。
也许还有人思想比较落伍,担心学音乐会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影响。这一点可以保证,绝对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往往是好的。
常常听到学生家长这样说"以前别人说还不信,现在自己的孩子开始学琴以后,在学习文化课的时候明显比以前更专心了,才知道是真的。"什么是真的?就是学音乐对其他两根"竹竿"培养的帮助是真的。事实告诉我们,学音乐对其他两根"竹竿"培养的帮助不仅长期见效,短期也见效。也就是说,这种帮助不仅等到您的孩 子研究探索适用于外太空飞船动力的材料时见效,也在计算20以内加减乘除时直接见效;不仅等到您的孩子与各国元首共赴高峰论坛时见效,也在小学一年级三班课间同学们的交往时直接见效。
音乐教育对智力的开发与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身便具有任何其他艺术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神奇作用,更何况受到整体教育的人总是比只受到片面教育的人更具优势。打个比方,当其他学习的科曰成为接受教育的表象时,音乐的培养就好像是在锻炼孩子的"内功",是需要打通的"任督二脉"。打通了,很可能学什么都容易,退一步来说,至少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曾经教过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她不但钢琴弹得很好,后来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而且在考入附小前,文化课成绩也是她所在县的第一名。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从事音乐与从事其他行业一样,也需要三根"竹竿"的共罔支持。近年来,社会上对艺术从业者的看法多有偏颇,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大量在文、理科方面没有把握到深造机会的孩子为了圆一个大学梦,不得已在高中阶段才现学音乐,这部分人如今逐渐成了这个行业里的大多数从业者。可以说,这部分孩子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学音乐,恰恰相反,很可能是因为小的时候音乐学少了而造成的(来源: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