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绘画
中国画的语言是一个系统
日期:2018/4/4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中国画至魏晋其格局已近完备,空白为底以外,以线造型、平面化、装饰性、似与不似都已臻于成熟,惟其程式化是其后来的呈现。魏晋以后,中国画几无改变,所谓改变都在局部,譬如线有工写,形有凹凸,装饰亦或程式一变再变,但以空白为底则一如既往,其空白如其初始,从这一点看,从顾恺之到齐白石虽间隔千余载但仍可以类比。这或可以佐证。

  中国画只要以空白为底不变其它特征亦大致不会改变。

  以线造型

  我们说中国画以空白为底是中国画的基础性特征、最大特征,一定会有人表示不解,或不以为然,在多数人看来以线造型才是中国画的第一特征、最大特征,或谓中国画的“底线”。

  不把以空白为底当作特征并不意味着以空白为底不是特征。西方绘画不以空白为底,古人未得见,无所比较,这或是古代中国不以空白为底为特征的另一个原因,及至今日依然不以其为特征则是对特征识别的迟钝。有这个特征和没有这个特征线的价值会有不同质的呈现,中国画线的意趣是由中国画以空白为底支持的,不妨说的绝对一些,中国画的线如不是以空白为底则不会如我们所见的自在、从容、恣肆、放达、游刃有余、无所不能,不仅有不能替代的神韵,甚至充满哲理,其疏密、长短、粗细、曲直、轻重、枯润、刚柔、疾舒,每一种形质都可细分为无数层级,支撑起一个异彩纷呈,有无穷蕴藉的风格系统,说中国画的线与中国人的人生际遇共命运,也许并不为过。

  中国画的以线造型与中国的汉字及汉字的书写有关,中国人说“书画同源”,即它们的共同性可追溯至它们各自的缘起,书与画相得益彰,分享各自的创作与接受经验,没有汉字以及汉字的书写方式,中国画的线亦难有如今的境界。

  平面性

  因有以空白为底,继之以线造型,中国画的平面性是一个必然。

  绘画的平面性是绝对的,西方人迟至二十世纪才对此有所觉悟,而且还得益于东方艺术的启示,印象派及其之后西方艺术在语言层面的变革都是以这种启示为始端的。有人说中国社会是早熟的社会,其实中国艺术也是早熟的艺术,中国画的平面性抑或也是证明。中国画以造化为师,但不以模仿自然为归,艺术于中国从一开始就是独立于自然的存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人与自然是平行的,有高于人的理,没有高于人的神,中国人的偶像都是充分人格化的,以空白为底、以线造型、平面性,都体现了艺术与自然合乎情理的间离性。

 

0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