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十分突出的孩子往往会得到“有天赋”的评价。在儿童学习美术过程中,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定义“天赋”?儿童学习美术一定要有“天赋”吗?是否只有少数孩子有“艺术天赋”呢?
首先,“天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包含许多方面,并且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一个人从出生到逝去的过程中,天赋始终是在变化和发展的,它只是一个人的全部发展中的一部分。美国对“有天赋的儿童”有这样定义:相比同龄儿童或青年,在某个方面有明显的、更突出的能力,或显示出有突出能力的潜质。
这些方面可以包括智力、创造力、艺术潜质、领导力或其他特定的学术领域。这些儿童或青年需要学校提供一般课程以外的帮助。简单说来,就是在某个领域有显著特长的孩子,一般的学校教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事实上,绘画给儿童带来最初快乐的很大程度不是绘画的结果,而是儿童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流下痕迹中愉快的“自我发现”的感觉经历,所有儿童在童年期都具有类似绘画天赋的表现和特征。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能力发展是先天因素与后天教育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后天环境教育也是儿童艺术发展特长的决定因素。天赋对于每个人是具备的,重要的是看有没有受都后天利用和开发。所谓天赋的培养就是在承认遗传对天赋的重要作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一个人的天赋潜能,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天赋发挥特长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