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教育沙龙
别依赖早教,先做合格家长
日期:2017/6/11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孩子不一定要“外向”,但一定要“向外”

    5岁的女孩小薇,总是感到特别紧张、担心、害怕,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声音都会感到紧张。原来,小薇的父母对她特别溺爱,整天嘘寒问暖,即使磕破一点点皮、受一点点伤,家长就心疼得不行。而且家里老人每次一生病,全家也都特别紧张,孩子整天在这种气氛中长大,就会非常胆小。

    王爱华说,现在,很多孩子像小薇这样,在家里受到特别呵护。王爱华建议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要让孩子“向外”发展,培养孩子对外界的好奇心、探索心,而不要只关注自己。

 

   让孩子向外发展

    这里说的“向外”,并不一定指的是“外向”。

    家长要培养孩子“向外”发展的能力。不要孩子一有不舒服,家长就焦急万分,担心受怕,到处带他看病。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重视孩子的健康。家长应多带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接触大自然,参加有益的体育运动,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不良情绪的产生。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王爱华介绍,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足够健康,有一个社会适应标准,即社会适应能力。大多数专家倾向于用这一标准来衡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到了陌生的环境,如果具有调控自己来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是好的。相反,如果习惯了家里所有人都在呵护自己,按照自己的要求来,总是要求别人来契合他的需求,这样的孩子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可能总是在碰壁。这是心理健康发展很重要的一方面,家长应引起重视。

 

   要让孩子建立伙伴关系

    对于孩子来说,还有一些其他的心理健康判定的方法,比如懂得规则,不要特立独行。有的孩子两周就可以适应幼儿园生活,而有的孩子,过了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还不能跟老师正常互动。另外,要让孩子乐于建立伙伴关系,这对于再大一点的时候以及成年后,建立比较好的人际关系是有好处的。有的孩子总是在躲,害怕;而有的孩子在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愉悦。

 

   让孩子学会分享

    孩子还有一个优点是值得培养的,就是乐于分享。不一定是分享东西,而是表现出愿意一起做游戏,分享游戏过程中产生的快乐。在这个方面,有些孩子主动一些,有些孩子被动一些,有些孩子完全不能。对于后者,就需要干预,要创造环境,让他得到锻炼。老人带孩子的过程中,有些人怕孩子在外面出问题,无法向孩子父母交代,就宁愿让孩子在家待着。如果孩子先天素质好,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影响发展,但如果孩子先天气质类型属于内向固执敏感型,这样就对孩子发展十分不利。

 

   孩子需要陪伴和情感交流

    在小年龄孩子的抚养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像铭铭这样的心理问题,家长还应注意什么,应该如何去做呢?

    王爱华说,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做到有的陪伴,多建立非“任务型”的陪伴。

    什么叫“非任务型”?现在大多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没有很多时间来陪伴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每天至少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跟孩子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对于小年龄的孩子,容易出现“任务型”的相处。也就是吩咐孩子,必须写作业、学习奥数、练琴、练球,而不是一起游戏,一起有情感的联结。其实,这种游戏型、“非任务型”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情感上的需求 。

    另外,虽然现在有一些理论表明,在1岁以内某个特定时期,女孩会对父亲更依恋,男孩会对母亲更依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一定要明确把时间段分开。父亲和母亲,谁有时间谁就陪伴。更多的关爱、呵护和情感联结,都是儿童时期始终需要的。

0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