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点“盐”,
教孩子面对生活的挫折
有位哲学家说过:“磨难,苦难,挣扎,这是成长的过程。”人生总是五味杂陈,有甜蜜,就会有苦涩。在教育这口大锅里,要想孩子成长得丰富多元,自然也少不了“盐”这个至关重要的调料。给孩子的教育里加点“盐”,就是要让他们明白,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曾经一位趴在垃圾筒上写作业的男孩,让无数父母感到心酸。

小男孩从小跟随母亲到青岛打拼。冬日的夜晚寒风萧瑟,人们都在温暖的家里享受闲暇时光,他和妈妈的烤地瓜摊却开始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妈妈忙着烤地瓜时,男孩就趴在垃圾桶上认真地写作业。尽管家庭的经济条件一般,男孩学习却很用功,也特别懂事,经常帮母亲收拾货物,照看摊位。这位妈妈尽管学历不高,却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熬了一碗浓浓的加“盐”之汤。那些咸味混合着生活的苦涩,让孩子懂得了坚强。所以他哪怕环境恶劣、寒风瑟瑟、趴在垃圾桶上,也在认真写作业,以此来努力抗争命运,相信他以后一定可以书写自己的人生轨迹。 美国心理卫生专家兰德纽曼指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也就是说,那些幼时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一项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有25万人因为无法跨越心理的痛苦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多么令人叹息啊!
成长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摔倒再爬起来的过程。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挫折中学到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勇气,得到最丰厚的战利品。所以,即使再爱孩子,我们也要在他们的成长路上洒下一把“盐”,不刻意规避生活的“不容易”,让孩子提前有切肤之痛,才不会在遭遇挫折时一蹶不振。只有让孩子更加勇敢,学会面对困难,才能跨过生活的沼泽地,到达成长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