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国学文化
是苏轼不懂天文,还是我们不解风情
日期:2017/8/7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而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一种更好的解释。那就是改变徘徊的主语月亮,也就是说苏轼的意思可能并不是指月亮徘徊在斗牛之间,那么是谁徘徊在斗牛之间呢?是船,只有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此时此景,斗牛中天,星光灿烂,水天一色,斗牛倒映在江水之中,船漾水上,不在天上胜似天上。正是船游走于水影的斗牛之间。由此我们可以更大胆的推测,“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根本就是错简(宋版可能已误),它的位置应该是在“凌万顷之茫然”后,接“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样既前承“船”的主语,船行水上,水上群星罗布,斗牛无往而不在水之中央,正做实徘徊二字。这也更符合文意,毕竟凭虚御风也好,羽化登仙也好,都是指向天而非水。而借一步纠其错简之由,当是苏的后人及其门生故吏,在苏殁后,为其整理文集,对此句情景已实不能感同而身受,遂将“徘徊斗牛”之句因疑而排入“月出东山”句后,盖亦有意为之,不得同于失误。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宋本就已出现问题。只是不想由此一变动,圣贤之作虽千年莫睹其真容矣。

  如果这一解释是正确的,那很可能正是由于这一水天交融、物我同化的壮观景象,而直接催生了《前赤壁赋》天人合一、古今一概的积极的人生感悟。赤壁之战中的历史人物曹操,当然也是《前赤壁赋》的幕后主角,他的《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也颇有此意蕴。只不知苏轼此时此刻因其景而感其人乎,抑因其人而感其景乎?唯一可解的是历史在这里交融了……

  看来不是苏轼不懂天文。而是我们真正地不解风情。

附图:二十八星宿图

是苏轼不懂天文,还是我们不解风情

                                                                         来源:国学网

0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