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明帝司马绍(公元299-325年)是司马懿(公元179-251年)的玄孙。他继承了皇位后,就问大臣王导(王羲之的伯父),司马家是如何得到的天下。
王导出身著名士族琅琊王氏,祖辈是支持司马氏夺取曹魏天下的功臣,王导更是一手扶保司马绍的爹司马睿建立东晋的大功臣,当然会站在司马氏的立场上,来讲述这段历史。
王导具体讲了些什么,史书没有记载,司马懿夺取曹魏天下的一些内情,很可能我们再也无法确知了。
但即便是王导站在司马氏的立场上讲述的这段历史,明帝听了后,竟极其痛苦地将脸往床上撞,说如果是这样,晋朝怎么可能长远啊!
祖先得到天下的经过,怎么会让司马懿的继承人痛愧成这样?
一、司马懿的初心
历史上对司马懿夺取曹魏天下,最说不清的,是司马懿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心谋夺。
公元201年,占据黄淮之间地盘并控制东汉朝廷的曹操,征辟司马懿来自己这里做官。可是司马懿不愿意去。
为什么呢?
司马氏是河内的名门望族,而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虽然曹家自称是汉朝名相曹参的后裔,但四百多年前的事谁知道,曹操是大宦官曹腾的后人却是真得不能再真了,士族名门还是把曹操看作是“阉宦之后”。
名士陈琳为袁绍写的《讨曹檄文》,便辱骂曹操是“赘阉遗丑”。司马懿不愿意为“阉宦之后”的曹氏政权服务。
更重要的,是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集团,和占据黄河以南的曹操集团正在打仗。谁赢了,谁就能统一中国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
从“阶级立场”出发,司马懿当然倾向于四世三公的顶级大士族袁家。但袁曹胜负还没定,他还要观望。
于是司马懿就装病,“风痹”,全身不遂了,拒绝应召。
据说,曹操派了人前来刺探。司马懿躺在床上,几天一动都不动。
不想天降大雨,司马懿的一些书晒在外面,他一着急,忘了装“风痹”的事,跳起来去收书。
又不想,被家里一个丫鬟撞见了。
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亲手把那个丫鬟杀了,灭口以防事情泄露。
这一年,司马懿22岁,张春华13岁。
一些学者质疑这件事的真假,认为曹操已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方霸主,而司马懿不过是一个刚有点名气的小青年,曹操怎么可能如此重视又如此忌惮,还派人前去刺探?
因此事情应该是,司马懿拒绝征召、装病、和张春华杀丫鬟灭口是真,曹操派人刺探是假,是司马懿害怕曹操派人查探而严加防范——曹操的特务组织“校事”,那可是令人闻而生畏的!
七年后曹操消灭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大约在南征荆州刘表时(公元208年秋),再次征辟司马懿来做文学侍从。
这一次,司马懿应召了。
司马懿是有政治野心的。而在当时状况下,他要实现政治野心,就只能从进入曹魏政权着手。
“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所记,虽是司马懿自我标榜之语,却表露出他早就有大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