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声乐
[声乐知识]声乐训练的基本要素
日期:2015/4/3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2)发声感知上的自我错觉: 要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歌唱,还须得到专业上的训练。声区的统一,真假声的转换,混声演唱的娴熟,声带支点的坚实稳固,共鸣腔体的熟练运用,歌唱感觉上的自我调节等,这里有一个忽略的问题,就是嗓音发声时的自我欺骗。这是感知上的一种自我错觉,也是学习声乐走入误区的一种现实存在。 据史料记载,人类登上月球以后,证实月球上没有声音,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是借助空气来传播,没有了空气也就没有了声音,就像电能需要金属或导电材料来传送,没有了这些电的导体,我们将无法知道电的存在。歌唱嗓音的练习也是如此,借助空气为媒介来传播。声音由声带发出后,经过口腔传到空间,再传入我们的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声音,这是其一。还有一种声音我们听不到,只有发声者自己听得到,这种声音没有经口腔传到空间外界,而是由声带发出,经咽喉等器官内部直接传入两只耳朵。就像我们吞咽东西时,听到好似“咚”的一声,听起来很响,但别人听不到。还有,我们用录音机录音,当录完播放时,别人会很明确的指出,是某某人的声音,从声音的音色特点、风格都很像。可是他(她)自己本人听着就是不像,这就是学习声乐走入误区的原因之所在。从嘴里传出来的声音,录音机可以录进去,别人也可以听到,从内部传入耳朵的声音,自身能听到,外界听不到。这两种声音造成了我们感知上的自我错觉。所以,在学习声乐时,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调节好自身的歌唱感觉,才能掌握好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

  3、腔体与共鸣: 声音的反射作用谓之共鸣。人体内的空间谓之腔体。有腔体就有共鸣。我们用手指去弹一只玻璃杯,就会听到一种悦耳的声音,同样用手指去弹一块平面的玻璃,只会发出一声干涩的声音。物体质地是相同的,发出的声音却存在着区别,这是腔体在起着决定作用。人的腔体大体包括: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等,咽腔和口腔又是可调的腔体,可根据需要调整其状态。以上腔体有机的、协调的、合理的运用,就能得到良好的共鸣,获得美好的声音,从音量、音质、音色上都能达到最佳效果。做到声音上统一,运用好歌唱发声时的腔体共鸣,随时调整其比例程度,使歌唱达到我们最完美、最理想的要求:

  4、吐字: 明人魏良辅在《曲律》中说:“听其吐字、板眼、过腔得宜,……方可辨其工拙,不可以喉音清亮,便为击节称赏”。歌唱是语言的变形,是一种交流,所以必须字字清晰,富于韵味。根据汉语规律,吐字一般分为字头、字腹、字尾。字头即出字部分,分别出自喉、舌、齿、牙、唇各部,传统谓之“五音”。字头一出即逝,为声母部分。字腹为韵母部分,时值较长,分别用开、齐、撮、合口形,传统谓之“四呼”。字尾根据所归的韵辙,分别收归于鼻音、半鼻音、舐音、满口及齐齿等。我们在吐字过程中不可能将每个字的头、腹、尾分的那么清晰。它是一个过渡、交待中圆转、自然、不露痕迹的过程。吐字忌的是过松过紧。过松则囫囵吞枣、不清不楚;过紧则易造成口腔肌肉的僵板,甚至影响气息和共鸣。基础技能属于声乐课堂必学的,是任何一位声乐工作者都不可能轻易略过的第一步。

 


        (来源:中国音乐网)

    0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