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和收笔:
同是一条线,就是一个点,由于起笔和收笔的方法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所表达的情趣也不同。至于行笔,对于线条是否有力度,是否有弹性,是否流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行笔中的停顿、转折,无论是对造型,对表现物象的质感,对塑造物象的神志,对表达作者本人的情趣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重视点线面形成中的三个阶段,即起笔、行笔、收笔。
提笔和按笔:
中国书画的用笔十分考究,就“提”、“按”的动作而言,因为技法的不同就分得很细,但对初学者来说,首先要掌握用笔的“提”和“按”。当你把含墨汁的笔向下“按”时,由于笔毫铺开,就会形成较粗的黑色轨迹;反之,当把笔向上“提”时,由于笔毫收敛,便形成较细的墨线。于是“提”和“按”的空间运动,配合行笔中的时间运动(速度快或慢)就会依照不同需要绘出不同形态的点、线、面。
中锋和侧锋:
中锋是指笔尖始终都在墨迹中运行,而且笔杆与纸面保持垂直的角度,有的书法理论强调“笔笔中锋”,因为中锋绘出的线条丰满圆润,在中国绘画中的“勾描”、“点染”笔法中常用;“侧锋”是与“中锋”相对应的笔法,笔尖偏向笔画、线条的一侧,相应地笔杆与纸面成倾斜角度,所绘成的点、线、面的一边或两边毛涩,不光滑,用以取得另一种艺术效果,在中国书法中的行书、草书用得较多,在中国绘画的“皴擦”笔法中常用。
藏锋与露锋:
“藏锋”笔法是指在每个笔画起笔时,不使笔锋露出来。以书法的一个横画为例:要写一个从左至右的横画,起笔时笔锋先向左,然后回转,再向右行笔,这种逆向起笔的方法也叫 “逆锋起笔”。当行笔至收笔位置时,停顿,向反方向回转、提起、收笔,这个收笔的方法也叫“回锋收笔”。再举一个书法的竖画为例:起笔时从上至下顺势向右下落笔,稍按再向下行笔,至收笔位置,渐提,收笔。这种笔法叫露锋起笔,露锋收笔。藏锋与露锋笔法在中国绘画中应用较多。
转锋与折锋:
“转锋”就是在行笔到圆转的地方,不停顿,顺势回转,形成弧形的笔画和线条,例如书法中的心钩和直抛钩。“折锋”是指带有方折的笔画,这种笔法比单纯的“直画”,“横画”要难些,要领是:起笔后行笔至转角处,不作“回锋”收笔,继续作“藏锋”起笔,再顺势向下,收笔;或起笔后行至转角处,略顿,顺势回锋行笔向下,收笔。这两种折角造型是不同的,在绘画中类似的转角造型很多,应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在中国绘画笔法中大体上分为“勾描”、“皴擦”、“点染”三大类,实际上是千变万化,这种分类只是要说明最基本的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