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器乐
浅析家长在儿童二胡教学中的作用
日期:2015/3/18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二胡作为民族乐器之王,以其悠久的历史、繁复的技法、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见长,一直为百姓所喜爱。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许多家长也越来越注重孩子音乐素质的培养,学习二胡被认为是儿童智力开发、素质培养的理想途径之一。  
  学习二胡不仅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增强音乐素养,还能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对个人的文化品行、道德风尚、良好品格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使孩子在学习民族乐器的同时,增加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体验和认识。这些都使得近年来在全国掀起一股“二胡热”,许多家长为孩子报名学二胡,期待孩子早日学有所成,登台演奏。然而,一旦开始学习,现实与梦想的差距就逐步显现出来。二胡是民族器乐中较难掌握的一件乐器,学习二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长每周要接送孩子去老师家学琴,回家后还要督促孩子练琴。毫无疑问,家长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二胡,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光靠老师,孩子的学习有可能事倍功半,很难取得成功。孩子一周基本要跟随老师学习一课时,其余时间都是在家长的督促和指导下练习,消化学习内容。家长是孩子的家庭教师,是孩子成功的一个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在儿童学琴时期,特别是学习初期,家长的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但很多家长不懂音乐,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常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连续几个星期孩子在老师回课不理想时,家长一般都会很着急,却不知该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在二胡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呢?笔者作为二胡教师,同时作为一名学习二胡的孩子的家长,结合自身教学和培养经验,试作如下浅述。  
 
    
  一、充当老师的助手  
  家长与老师的配合,是孩子获取进步的重要因素。有的家长以为帮孩子买了二胡,请了老师,自己就没事了,甚至还经常找别人接送自己的孩子上下课,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通常孩子的自觉性较差,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有限,仅靠老师上课时那几十分钟的传授,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提出的要求,更难以抓住学习的重点,甚至也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等,所以老师的很多要求都有赖于家长回家后去帮助孩子施行。家长课后对孩子的辅导实际上是老师课堂教学的延伸,这就要求家长跟随孩子在老师回课时注意听讲,仔细记录每一首曲子的演奏要领、难点和解决方法,以便课后正确辅导孩子练习。  
  特别在孩子学习初期,家长对老师要求和意图的理解非常关键,因为在一开始的教学中,与其说老师在教孩子,还不如说是在教孩子的家长。所以,特别是四五岁学生的家长,应事先跟老师多沟通,向老师了解孩子学琴时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以及家长在孩子学琴中需要做的事项,这样,家长在未上课前就有相应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事先阅读有关书籍,做好充分的案头工作。  
  我们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对音乐一窍不通,既不会弹琴也不会唱歌,以后学二胡可要抓紧时间、自觉练习。”此类话语道出了家长们在学习认识上的许多误区。应该说大多数家长都不太懂得音乐,但家长的理解力、领悟力都比孩子强。虽然家长不会拉琴,但应在老师给孩子上课时认真做好记录,课后积极引导孩子按老师的要求去练习,如提示孩子左右手科学、规范的手型,左右手走指运弓的方法,以及不同速度、力度的练习等。  

0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