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器乐
浅析家长在儿童二胡教学中的作用
日期:2015/3/18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三、给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深的老师,家长日常的言语行为都是孩子模仿或学习的榜样。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上课时间不稳定,时常请假,原因是比较忙,没时间接送孩子上课。这样往往给孩子造成学习二胡不重要、可学可不学的错觉,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特别在学习初期,家长的坚持和引导,影响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有些家长娇惯孩子,当孩子没练好琴或不想上课时,便顺从孩子,向老师请假。这样致使孩子只要遇到没有练好琴的情况就找各种理由不去上课,久之,学习便半途而废。学琴贵在持之以恒,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帮助与监督孩子从一开始学琴就养成良好习惯,制定严格的时间表,规律地练琴。家长应当提醒孩子,每天脚踏实地的练习是未来成功的关键,让孩子知道拉琴是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不是一个额外的任务。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事前必须跟孩子讲清楚,事后尽可能补上。  
  有些家长在陪孩子练琴时,一会儿聊天,一会儿打电话。试想,如此这般孩子如何能集中注意力?孩子本身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精力集中时间短,家长应努力营造安静良好的环境氛围,尽量让孩子练琴时不受外界因素干扰,提高练琴效率。另外,练琴房间最好不摆放孩子爱玩的玩具或其他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以免在练琴时分散注意力,干扰孩子练琴的情绪。总之,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努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适于学习的和谐氛围,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和引导孩子,这样的“身教”比“言传”更能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  
    
    
  四、和孩子成为朋友  
  在二胡学习中,一些家长在孩子练琴时常常责备孩子,尤其是没能很好回课的时候,甚至还有体罚孩子的现象。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不仅使孩子对学习二胡产生厌恶情绪、对家长感到害怕,还会使孩子失去信心,最后逐渐失去学琴的兴趣。家长何不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与赞美呢?用较为合适的赞美的语言代替苛刻责备的言语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赞美的语言对孩子犹如阳光普照般,带来灿烂和生机,相反,无情的命令往往引起孩子的抵触逆反情绪。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在孩子自身认为学习是快乐的时候,学习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且可以始终保持孩子学习的兴趣。故在引导孩子练琴时,家长必须静下心来,有意识地陪同孩子,用共同学习代替不停的催促与责备,培养孩子心平气和练琴的自觉性。  
  这就需要家长与孩子交朋友,起码在练琴时成为孩子的朋友。家长不应每天用自己的威严去催逼孩子练琴,有条件的话,应安排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练练琴、唱唱歌、做做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孩子练琴的实际困难或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与孩子一起解决。这样既使孩子养成自觉练琴的习惯,又培养孩子练琴的兴趣。所以,家长在陪孩子练琴时,必须放下架子,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快乐学习。  
    
    
  结语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家长应端正态度,明确目的,认清学琴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美、发现美、创造美,锻炼其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的习惯。其次,应经常给孩子讲音乐家的故事,引导孩子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热爱音乐,真正主动学习音乐,而不是在家长的喝斥下“被学琴”。再次,应多带孩子聆听各种音乐会,让孩子接触各种美妙的音乐,感受不同音乐家的风采,开拓视野,提高素养,激励学习兴趣。家长也应提高自身音乐素养,与孩子共同进步。 (来源:中国二胡艺术网 
  作者系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 

0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