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教育沙龙
“读书”新解
日期:2018/5/23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大部分人对读书有误解:认为一本书必须从头读到尾,全部理解才行。中国艺术教育网小编分享“读书”新解。

  学生时期的我是一个“不读书”的人,语文课成绩也不尽如人意,阅读理解力基本为零,可以说就是个“无能之人”。上班后,迫不得已锻炼出了些许阅读和写作技能,但因为仍旧讨厌读书,所以在写文件、书面报告等笔头工作上,吃了不少苦头。

  我开始认真阅读是过了30岁之后。某天,我看到一本书上写着:“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我以为,即使无法立刻创业成功,只要模仿成功人士的做法,总有一天我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于是,一年里我竟读完了300本书,但不管怎么拼命地读,我还是读过即忘。

  为了彻底找出原因,我参加了许多读书讨论会,研究了一番后发现,阅读书籍可以获得知识,但只有付诸行动才有效果,而要开展实际行动,必须讲究读书法。经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地汲取知识、付诸行动后,我最终成为了一名研讨会的自由讲师,且在其他方面也达成了目标。

  不必全部理解

  大部分人对读书有误解:认为一本书必须从头读到尾,全部理解才行。这么做会让人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结果很可能是只买书而不读书。用这种方式读书,即便读到最后,也不会记住多少内容。

  从我自身的阅读经验来说,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也就是说,如果是200页的书,只有8页是最核心的,其余部分可以不读,忘了也罢。我也曾对如何“舍弃”这个问题束手无策。刚开始读书那阵,我经常从头读到尾,觉得好不容易花钱买来的书,不全部看完很浪费,但书中的内容还是全忘了。而在尝试凝练书中重要的20%之后,我发现反而能牢牢记住书的内容。

  “终于记住书本内容了!”让我能真正体会到这一点的,是学会果断舍弃书中非必要部分的那一瞬间。

  有意识地“输出”

  所谓“输出”,包括“向他人讲述”和“写下来”两个层面。以“输出”为前提,再去阅读(输入),就会非常有效率。

  在我主持的读书研讨会上,会让大家以向他人讲述为前提去阅读书籍,读完后让每个人把读过的书讲给大家。这个方法让大家带着“要告诉别人”的目的去阅读,更容易抓住书中要

0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