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教育沙龙
“整本书阅读”要迈三道坎
日期:2018/5/8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既是一本“未经整理的课堂笔记”或者“纪念册”,那自然是弟子甚至再传弟子的“你一句我一句”,给人“杂乱”的印象也就在所难免。《论语》一书尽管有些“杂乱”,但还是隐藏着一条孔子本人、孔子与弟子、孔子与时人(当时的国君、大夫、权臣、隐者等)交集互动的线索。弄清楚这种内在结构和线索,或许就能找到阅读《论语》的比较好的门径。如参考李零教授的孔子的一生、弟子的分期和其他人物的分类,我们将全书人物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孔子本人;二是孔子与弟子(可从“孔门十哲”切入);三是孔子与时人(可从孔子与鲁昭公、鲁定公、鲁哀公、季平子、季桓子、季康子、阳货、公山弗扰、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和楚狂接舆等人切入)。这样,以人带事,就事析人,在时间脉络、人事变化上就能够理出一条清晰的路径。

经典并不好读,好读不叫经典。所以,当我们拿到这样一本经典时,最好是先读读“导言”(“导读”),看看“目录”,再查查专家、学者在读这本经典时有哪些方法和策略,有怎样的经验、教训和体会。

入境

叶圣陶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可见“入境”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怎样才能让学生读《论语》有“入境”的感觉呢?

《论语》主要是一本老师和学生聊天的记录,师生一体是它最大的特点。为此,从师生的情谊、情境等进入是个极好的选择。李零教授对《论语》中出现的弟子人数做过统计:“《论语》中的弟子有29人……出现最多的是仲由(42次),其次端木赐(38次),颜回、卜商(21次),冉求(16次)。十哲以外,还有5个人也比较重要,樊须、公西赤、有若、曾参和颛孙师(子张),他们出现最多的是子张(18次)和曾参(15次),其次樊须(6次)、公西赤(5次)、有若(4次)……”

于是,我和学生便先从出现最多的仲由(字子路)入手:先梳理《论语》中子路出现42次的语句,再整理司马迁《仲尼弟子列传》中叙述子路的文字。这样集散归类不仅能“入境”,还能有新的发现,如《公冶长篇第五》“颜渊、季路侍”和《先进篇第十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章都写学生“各言其志”。子路早期志向(“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就颇具“野人”气息;到了后期,尽管表现出“率尔而对”的锋芒毕露和心直口快(一些译注为“轻率”,不对),但其志向(“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较之前的“车马衣裘”却有云泥之别。所以,有人将“夫子哂之”译为老师嘲笑学生并不切当。老师既看到了学生在学业、志向上的进步与成长,也看到了学生在性格上的弱点或缺陷;这一笑,既含欣喜,也有遗憾,更有担忧,可谓用心良苦、意味深长,而这正是夫子教育的心存大爱。如再联系《论语》中“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先进篇第十一》)“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篇第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颜渊篇第十二》)“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

0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