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启引:孔子说:“只有胸怀仁爱的人,才能关爱他所应该爱的,憎恶他所应该憎的。”善的篆字写做,由一个羊字和两个言字组成,羊象征着美好;言是说,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成人之美。所以,善是有原则的,只是希望和帮助别人做好事,绝不成人之恶。
孔子知道了冉求帮助季氏敛财,对这个学生非常失望,伤心透了,对他的学生们宣布:“冉求不再是我的同道。”并号召大家“敲着大鼓去批判他”。
孔子不仅反对自己的学生帮人做坏事,而且绝不允许自己做违背仁义的事情。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往卫国游说国君卫灵公。
卫灵公对德治不感兴趣,问起了作战布阵的方法。孔子对答说:“礼制方面的事我曾经听说过,军旅之事却不曾学习过。”于是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仁是一种善的愿望。
善的篆字写做,由一个羊字和两个言字组成,羊象征着美好;言是说,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成人之美。所以,善是有原则的,只是希望和帮助别人做好事,绝不成人之恶。
因此孔子说:“只有胸怀仁爱的人,才能关爱他所应该爱的,憎恶他所应该憎的。”冉求之所以遭到严厉的批判,就是因为他成人之恶,协助季氏横征暴敛。
孔子离开卫国,也是不愿意成人之恶。卫国在当时已经沦为二流国家,卫灵公不是专注于怎样让老百姓过上富裕和安定的日子,而是一门心思地谋划对别的国家用兵,抢地盘,逞威风。春秋无义战,孔子当然不能帮助这样的君主,尽管他当时急需找到一个落脚之处,但还是义无反顾地离去了。
其实,孔子并不一概地反对武力,也不是不懂军事,他身躯伟岸,精通剑术,于行军布阵并不陌生。
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十年,齐鲁两国国君在夹谷会盟,孔子以卿的身份随同鲁定公出席。齐国不怀好意,阴谋劫持鲁定公,孔子临危不乱,保护国君退走,调动军队御敌,迫使齐国坐下来谈判。
由于孔子态度强硬,事先又做好了军事部署,齐国归还了以前侵占的鲁国土地。孔子不跟卫灵公谈军事,纯粹是因为正义不在他那一方罢了。
(来源:智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