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龙一猪
“一龙一猪”是一个劝学成语。这里的“龙”和“猪”都是一种拟人手法…
这个成语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大文学家韩愈先生:
韩愈有个儿子叫韩符,打小就不爱读书!于是,大文学家兼诗人的老爹就写了一首诗劝勉儿子: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韩愈《符读书城南》
这首诗意思很简单,就说两家都有儿子,长大后一个成为了人中龙凤,一个却是和猪一样依旧好吃懒做。
但这首诗的潜在意思是,儿子啊,你爹我是“龙”,你的哥哥们也是“龙”,可你怎么却像头猪呢?还不赶紧学习,不然一辈子就都是“猪”了。
韩符也被老爹这首诗给吓到了,从此开始发奋读书。
所以后世便用一龙一猪来比喻同一个起跑线的两人,高下却判别极大。
例句:他家有两个孩子,哥哥很优秀,弟弟却笨的很,简直就是现实版的一龙一猪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