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国学经典
《三国志》经典智慧50则
日期:2017/2/23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处世篇

 

 

 

1、大丈夫当以德性为原则

 

士之出处,宜度德投趾,可不之节,必审于所蹈。

 

(卷十二《崔毛何邢鲍司马传》裴《注》引孙盛曰)

 

【译文】士人出仕或处世,应该先用德的标准来衡量然后再决定自己的行动,当遇到可行与不可行的抉择时刻,一定要审慎地做出选择。

 

【启示】为人处世,应当有一个正确的原则,可处不可处,当行不当行,都应当慎重考虑,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见利忘义,更不可损人利己,这样才能为自己求得最佳的人际关系,并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厚道是最高的精明

 

志士不探乱以侥幸,智者不诡道以自危。

 

(卷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

 

【译文】志士不混迹乱世中意图投机,智者不用欺诈手段使自己陷身危险。

 

【启示】形势混乱的时候就丧失原则,不顾道义,以图侥幸取利,甚至不惜用欺诈的手段以达到个人目的,这绝非志士或智者所为。这样做,最终危害的必将是自己。

 

3、懂得知足,不受屈辱

 

知足不辱。

 

(卷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

 

【译文】人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

 

【启示】知足不辱与贪得无厌恰成鲜明对比。人如果不首先看看自己的才能和贡献究竟有多大,而只知一味向上伸手要,或挖空心思与同行争,想要得到与自己的付出不相符的回报,最终必将为人所鄙弃而遭受屈辱。

 

4、做老实人

 

巧诈不如拙诚。

 

(卷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裴《注》引《傅子》)

 

【译文】善于巧诈,还不如拙笨诚实。

 

【启示】人无诚实之心,不踏踏实实、尽心竭力去干事情,而只知玩弄小聪明,挖空心思去迎合上司、排挤同事,以讨欢心、争利益,一旦其巧诈的面目被识破,不但其人会遭受千夫所指,也不可能再混下去了。

 

5、善意是与人相处的最大秘诀

 

以善相待,无不致快也;以不善相待,无不致嫌隙也。

 

(卷十六《任苏杜郑仓传》裴《注》引《杜氏新书》)

 

【译文】对人以善意相待,没有不愉快的;以不善意相待,没有不造成矛盾的。

 

【启示】善意待人,而不恶意相伤,这应当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也只有这样,人与人才能愉快相处,外在环境才能和谐。

0
上一篇:孟子语录三则  
下一篇:墨子思想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