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错了就改,没得商量
闻恶必改,而不矜过。
(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缺点错误就一定改正,而不坚持过错。
【启示】一个真正聪明又对事业负责任的人,不在于不犯过错,而在于知错必改。如果一个人喜欢文过饰非,知错而不改,还总想把自己打扮成真理的化身,摆出一副一贯正确的姿态,那才是真的愚蠢,不但对德行有害无益,还早晚会把自己栽进去。
13、人是否贤达,就看他能否听进逆耳忠言
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卷五十九《吴主五子传》)
【译文】良药吃到嘴里很苦,只有得病的人甘愿吃它;忠告的话听起来很不顺耳,只有明达的人能接受它。
【启示】人有缺点、犯错误是难免的,怎样改正缺点和错误?只靠自己不行,很多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意识到了也可能迁就自己。这就需要别人的提醒和监督,自己则需要有真诚接受批评监督的心态,这样才能进步。
14、懂得扬长避短,才是智者

能知其所短而不用,此贤者之大也,知所短则知所长。
(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注》引《袁子》)
【译文】能够了解自己的短处而避开不用,这是贤者中的大贤;知道了自己的短处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
【启示】能够自知其短而又善于扬长避短,这正是贤人之所以贤,而智者之所以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般人应该努力学习和力争做到的地方。
15、做人的最好策略,永远是外圆内方
外同乎俗,内秉纯洁。
(卷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裴《注》引《傅子》)
【译文】表面同一般人一样,而内心坚守纯洁的美德。
【启示】世事复杂,需要我们和光同尘、入乡随俗。心中的是非观、原则和操守,却是万万不能丢的,如此我们才能在世间游刃有余,并心中安定、不受外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