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蒙太奇学派
在苏俄电影的废墟上,爱森斯坦的不朽杰作《战舰波将金号》以其全新的革命内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震动了世界影坛,标志着苏联电影学派的兴起。
著名的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库里肖夫。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一般认为只有六年的历史,即从1945——1950.
1945年,罗西里尼拍摄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它的开山之作,宣告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正式诞生。
两个口号:“还我普通人”、“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
“还我普通人”——新现实主义的核心
主要作品: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德意志零年》。西卡 《偷自行车的人》、桑蒂斯《罗马11时》
“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新现实主义的创新
这是在技术上提出的口号。它创立了一种与好莱坞电影相对立的新的电影美学,即纪实主义电影美学,直接启发了巴赞的长镜头电影理论。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电影手册”派和“作者电影”论
五位核心人员: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罗伯尔
“作者电影”理论:要求每部电影都像一部小说、一幅画一样,只是一个人的作品。这实际上是导演中心论。
夏布罗尔1958年拍摄的《漂亮的塞尔日》揭开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序幕,特吕弗1959年拍摄的自传体电影《四百下》奠定了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基础。
“左岸派”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流派,以“作者电影”理论为指导。巴黎塞纳河畔聚集了一批文学家出身的电影导演,他们被称为“左岸派”
代表人物:阿伦 雷乃 《广岛之恋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新德国电影运动
从1962年“奥伯豪森宣言”开始,在西德境内掀起的一次要求改变旧德国电影现状,创立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电影艺术运动。这一运动前后延续了20多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电影运动。
(来源:中国艺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