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声乐
美语发音共鸣腔的练习方法
日期:2017/11/13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中美口语发声习惯的区别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其发声习惯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英语属于日耳曼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中国人讲话时主要是运用口腔和喉腔来发声的,而美国人除了口腔和喉腔之外,还运用了"胸腔"的力量,这样做的客观效果是很容易形成"胸腔共鸣",听起来具有磁性和穿透力,讲起英语来,非常悦耳动听,听觉效果就是和中国人不一样!相信这种体会几乎每个英语学习者都有,尤其是每次看完美国大片,如《Titanic》,《True lie》等,更会觉得自己苦苦学习了10余年的英语和美国人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种现象和差别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们不妨从"发声学"的角度来看:众所周知,人说话的"声音"是依靠人体的共鸣产生的,一般地说,人体有五大"共鸣腔":口腔、喉腔、鼻腔、胸腔、脑腔。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共鸣习惯",所以他们的"共鸣效果"听起来也是各不相同的。语言学家经研究发现:在地域上每相隔20公里,居民的"口音"就会发生一些变化。

    那么"共鸣效果"的决定因素又是什么呢?现代科学发声学认为:声音共鸣点的位置决定了"共鸣效果",由于不同的"共鸣点"对应着不同的"共鸣腔","共鸣效果"自然就不同。如果我们把"共鸣点"分为前、中、后三个点,大家马上就会发现它与"共鸣腔"的对应关系:

    前-----口腔共鸣 + 喉腔共鸣 (声音单薄、柔弱 )

    中-----口腔共鸣 + 喉腔共鸣 + 部分胸腔共鸣 (声音洪亮、有力)

    后-----口腔共鸣 + 喉腔共鸣 +完全胸腔共鸣+ 鼻腔共鸣 (声音饱满、磁性)

    在汉语语系中,我们可以发现典型的例子:

    例1: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人、上海人,他们讲话时的"共鸣点"的位置较靠前,以"口腔共鸣 + 喉腔共鸣"为主,声音听起来"温婉细腻、单薄柔弱",比较适合女同志讲,男同志就显得有些"娘娘腔"了。所以大家笑话"上海男人",其中语言形象是主要因素之一。

    例2:我国中部的武汉人,他们讲话时 "共鸣点"的位置居中,以"口腔共鸣 + 喉腔共鸣 + 部分胸腔共鸣"为主,声音听起来"粗犷豪迈、洪亮有力",比较适合男同志讲,女同志就显得有些"悍妇"之嫌了,全国流行一句笑话"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武汉人讲话",就很幽默地表达了这层意思。

    例3:我国北方的北京人,他们讲话时的"共鸣点"的位置典型靠后,以"口腔共鸣 + 喉腔共鸣 +完全胸腔共鸣+ 鼻腔共鸣"为主,声音听起来"字正腔圆、饱满磁性、悦耳动听",男女老少皆宜,一般来说,很多人都愿意和北京人讲话,主要原因是北京话"好听"。所以在全国推广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是有群众基础的。

0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