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长久保持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一个长久而系统的学习计划,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采用能使学生快乐,符合学生认知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 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认为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必须以美术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言谈幽默,举止大方得体热情,处事宽容豁达,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美术老师,从而使学生亲近自己所教学科。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在课堂上,美术教师也要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有些如果不清楚,可以说:“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长久保持下去。
第二、教学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美术老师必须清楚所教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符合孩子特征和习惯的东西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和认知。更多的了解学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如引导学生对范作进行鉴赏时可以赞赏、批评、临摹,更可以改头换面,或者移花接木,或者创造更新更美的形象来替换或否定它。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第三、要让学生拥有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觉得学好美术并不太难,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因为学生幼小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长时间的关注一件即使经过艰苦努力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的事情,任何太难完成的教学任务,太复杂的教学过程,都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况且,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生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一门人们还普遍没有引起重视的学科;愉快和轻松是美术学科赢得学生喜爱的法宝。
第四、要给学生艺术表现的空间。作为美术教师要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赢得学生对美术学习亲睐。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一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 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 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作业讲评时老师都会注重说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
第五、要鼓励学生挖掘生活素材。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 能技巧。充分挖掘和利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有利因素,使学生受到长久而不间断的艺术熏陶,让他们感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艺术元素无处不在,并逐渐学会 自己去感受美、欣赏美。由此产生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接受美术教学。
(来源:国家美术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