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都是重视对孩子的早教的,而绘画是早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绘画可以帮助到他们进行很好的自我表达,我们也可以通过孩子的画画了解到孩子内心世界,绘画还有助于孩子思维、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发展。

4岁的丽丽每天都要得意地画上几张画。她现在已经创作了上百张画,虽然这些作品都很一般,却记录着她心智的成长。不管她今后是否往这方面发展,鼓励和培养她对绘画的兴趣肯定是有益的。我从没想过让她成为画家,只是想让她对绘画充满兴趣和在五彩天地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就兴趣和快乐而言,我有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赏识的眼光,肯定的评价
记得丽丽开始绘画时,每一幅画都很令我费解:色彩刺眼、形状古怪。但是,我都要认认真真地赏识一番,耐心倾听她要表达的内容。记得有一次,她画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线条,最后涂成了一个大黑疙瘩。我让她讲讲画的是什么。她告诉我:“那是一只蜘蛛,吐了很多丝,这些丝是各种颜色的,蜘蛛正在等着苍蝇和蚊子来,然后再爬过去吃掉它们。”如果不听她说,我实在看不出那里面还蕴藏着一个如此美妙的故事。我听着并不住地点头,连连说道:“不错!很有想法和创意!”她听到我的夸奖,又连着画了好几张画。没想到简单的几句话和认真的倾听竟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后来,她每每创作完一幅作品,都会兴冲冲地拿来给我和她的爸爸欣赏,得到的自然都是肯定的评价。绘画也就渐渐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成为了她获得快乐的源泉。
细心观察,体验生活,巧用启发
让孩子把对事物的认识,用自己创造的符号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促进了孩子思维的发展。如丽丽爱骑滑板车,我就请她画一张她骑滑板车的画。她起初说自己不会画滑板车,我就和她一同观察,一同描述。而后,她很快画出了《丽丽骑滑板车》。又如,丽丽一次生病好了后,我就启发她画出打点滴的情景。我们一同回忆医院里的病床、挂在竿子上的药袋和针等物品,她也很快画出了几张病人在医院病床上打点滴的画。丽丽喜欢双层公共汽车,我就带她去坐双层车。后来,她画的大马路上就出现了双层车。绘画的内容源于生活,多带孩子观察外界事物,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孩子才能描绘出生动、充满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