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避免速成的技巧:
用黏土快速做出乌龟,三个圆就拼成米老鼠这些按照步骤的教学方法会容易让学生像工匠一样不去思考。要想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敏锐度,要慢慢让学生自己观察画出观察到的结果。
(8)不轻易批评创作过程与结果:
不要过于主导孩子应该怎么画,给他们心里的空间,有一点耐心去等待,只要他们还是乐在其中专心工作,别打扰他们,你常常会发现会有令人惊喜的结果。
(9)不要给孩子单一结果的玩具:
选择玩具时,应该找一些有多样结果的玩具,像是各式各样积木、益智类扑克牌、拼图、和骨牌游戏等,这样游戏中可以建构他们发现自我学习方式的习惯。
应该做的事
(1)正确示范材料的用法与功能:
包容孩子们创意的发展,但不能放任不珍惜材料的犀利,艺术可以没有标准,但教育不能没有原则。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笔刷,和剪刀等工具是老师的责任哦。
(2)明确订立游戏规则:
适当的限制会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像是用两个颜色来画一幅画,用相同的八个圆形发展出不同的图案,画一幅每个方向都可以看的画等,这些规则会让他们觉得有挑战性,但不要让他们觉得困难,而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个人的想法。
(3)提供不同性质的材料:
材料可以鼓励新的创作动机,有时在学生快速完成作品时,与其强迫他们再多做一点,不如提供给他额外选择的材料,也会让他们的创作灵感比较活跃。
(4)鼓励勇于尝试不同的创作行为:
鼓励学生去尝试,不怕做错,但基本原则不鼓励错误使用材料工具,用甩笔做喷画效果的行为需要及时阻止,因为这样的技法即使成人也难以控制,还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作品。
(5)鼓励他们自己整理和恢复工作环境:
(会煮菜的人要先学会洗碗)孩子们自己收拾工作环境会增进他们对于媒材了解,可以引导,但不要完全帮着去做,培养他们建立负责人的个性。
(6)对于欣赏的作品明确的指出原因:
这点是“自尊”为导向的教学,无条件的赞美孩子容易让他们沉浸在成就感的假象中,如果赞美没有说错理由,他们会认为自己不管画什么都是最好的,对于创造力没有益处。他们也会不知道好在哪里。
(7)常常与儿童讨论作品:
儿童的作品是他们内心想法的反射,了解创作背景后的动机,鼓励他们试着去说明自己的创作。所以先不要评论孩子画的怎样,从他表达的内容去发现优点,他跟你分享也会有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增强自信心。
(来源: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