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绘画
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日期:2015/3/11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审美能力。

  一、体验美的结构

  美术作品结构的美妙表现在从内容到形式的对称美、奇异美、简洁美、和谐美。

  1、  对称美

    对称美是一种美的重要形式,它给人以圆满、匀称、协调和平衡的感觉。如《美丽的蝴蝶》一课,先通过观察蝴蝶的图案、具体感知,初步形成对称的概念,接着通过剪一剪、撕一撕、印一印、画一画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对称图形的形式美。

  2、  奇异美

  奇异美的特征是新颖、奇特、出乎意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直觉去创新。如《梦中的故事》一课,要引导学生不仅仅画自己做过的梦,还可以画自己的梦想。在画面结构上要求画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作画形式上,如对材料、颜色、画面的构成可以大胆设计。这样,学生设计出画面有奇异的美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3、  简洁美

  简洁是一条重要的美学标准,在美术教学中,它可以用线条、色块等多种方法体现。如《素描静物》一课,要求学生利用单色笔,运用各种各样的点、线及块面积的组合作画。学生的作品简洁明快,促进了学习效率的高。

  4、  和谐美

  和谐美是美术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统一,如图画作品中诗书印及装裱形式的运用,就是中国画从内容到结构的和谐美。

  二、实践美的创造

  实践美的创造是发现美、体验美、追求美的过程,美术课为学生开辟了创造美的天地。

  1、  掌握绘画语言

  通过绘画基础练习,初步掌握造型的语言。如写意水墨画《鱼》一课,通过画鱼了解并掌握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基本技法,感受给画中的笔墨情趣,领会变化莫测的色彩调制,从而逐渐体验画中笔墨的刚柔,浓淡和渗化构成的气韵、节奏等独特的艺术情趣。

  2、  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审美能力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如大自然的美,是绘画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好题材。给画创作教学中,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培养正确认识生活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绘画创作,而且对学生世界观的形式、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都有好处。如《绘画日记》一课,要求学生在自己周围环境中发现美—从值得追忆和向往的可视形象中汲取创作素材。学生们通过自主选材进行绘画创作,进而展示美好的理想。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课型及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对美的欣赏、体验、追求、实践的辩证规律,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0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