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艺术专题
怎样理解新时代中国艺术
日期:2017/11/23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还应看到,传统根基得以树立。进一步考察新时代中国艺术的特征可见,过去长时期受到忽视的中国文化传统元素已成为当前中国艺术的倍加重视的鲜明特质了。五年来中国艺术界的又一显著变化在于,首次明确地以“文化自信”的姿态去吸吮本土文化传统的源头活水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不妨重温这些论述:“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这意味着重新激活和回溯几千年来中国古典艺术与美学传统,并让其成为新时代中国艺术的导引。相应的,“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基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等与中国文化自信及中国传统紧密相连的思想,成为艺术家和观众所同时秉持的自觉意识。这只要约略提及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民歌大会》等节目在中国传统领域的深入人心的传承效果就行了。

  再有就是确立“深扎”原则。理解新时代中国艺术,还应看到,过去长期坚持的艺术的生活源泉这一基本原则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确立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一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艺术家们认识到,只有深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去体验,也就是紧贴亿万人民群众的新的生活“活剧”去创造,才能真正寻到中国艺术的深厚源泉及其根本的人民性特质,从而才有可能创作出名副其实地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精品。《父母爱情》《老农民》《马向阳下乡记》《温州一家人》等电视剧,《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百鸟朝凤》《搬家》等影片,都是发自当代中华大地普通人生活的新的审美创造。

  艺术精品的“三精统一”标准也引人注目。说到艺术精品,这个新时代中国艺术终于明确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一以“三精统一”为标志的艺术精品标准。“三精统一”命题与过去引发质疑的“三性统一”(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相比,从艺术美学上捋顺了艺术精品的内在逻辑标准:思想精深成为艺术精品的精神统领指标,艺术精湛则是艺术精品的感召之源指标,制作精良属于艺术精品的品质保障指标。这样的新阐述,为艺术家、艺术企业家及艺术管理者等做好艺术精品保障工作,为观众欣赏艺术精品提供了有力的可操作的理论依据。同时,为了实现这种“三精统一”标准,就必须坚持艺术创新与艺术原创这两个基本方向。只有艺术创新,才能满足观众的日益增长的新的审美与艺术需要;只有艺术原创,才能在艺术史链条中打造出新的链环而非仅仅满足于重复前人。再有就是“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这一“三作”标杆的提出,及时回答了艺术界有关何为艺术精品的普遍性高度关切:“扛鼎之作”应是那种及时回答当今时代社会重大或敏感问题的不可多得的超级力作;“传世之作”则成就更高一些:它应当是那种既成为当今时代标志而又可传诸后世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非凡力作;“不朽之作”无疑属于最高级:它应当是那种可以流传久远乃至流芳百世的稀世杰作。这种“三作”标杆无疑十分高远,但正是它的提出让当代中国艺术界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长期困扰中国艺术界的艺术的精神性与商业性的关系问题,得到明确回答。这个新时代中国艺术的另一特征在于,首度准确回答了艺术的精神品位与商业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当代中国艺术发展需要市场,需要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行情,从而艺术品难免体现出商品属性,与资本、金融等因素发生这样那样的必然联系。而这正是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所无法避免的和必须借重的方面。但另一方面,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考察,当代中国艺术无疑更需具有必备的精神属性或品质,特别是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导向或制约作用。这就明确要求艺术家自觉地以坚决不做市场的奴隶的姿态去抵制流俗、庸俗和媚俗,自觉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从而在客观的社会效果上成功实现艺术创作和艺术生产的社会风气的一次大扭转。

  要理解这个新时代中国艺术的特征,还需要看到,“德艺双馨”这一艺术家队伍建设标准以及艺术理论批评的不可或缺作用等方面受到高度重视。但仅仅从这些不完全概括的方面就足可见出,2013年以来至今新时代中国艺术同过去相比,确实一举而实现了精神振奋、风气扭转、气象一新、生机再现。当然,上面所说主要就新时代中国艺术的主流来看,但实际上的新时代中国艺术中既有主流也有支流,既存在中心也存在边缘,应当有其多样化、丰富性和复杂性状况,需要更全面而深入的具体分析。

0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