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就如问别人:“为什么要喝酒”的性质是一样的。
长期以来,艺术在中国只是饭后茶余可有可无的东西。我们应该很熟悉:现在很多家长的成功育子经验:只顾学习,孩子的时间表上一切和升学考试无关的东西都去掉,没有艺术、没有游戏,没有交友、没有自由……
但要知道:影响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东西,你没有让孩子学,却让他学了大量没用的东西。家长可能认为,这样就能让孩子获得他所希望的人生。
我们想告诉你:也许你正在阻碍孩子的一生。
学习艺术 发展感性教育

唐卡之美
数数、背小九九,甚至背元素周期表,充斥着童年。这样的早教:是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站。
因为,你剥夺了孩子感性素质的发展机会。
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物质水平提高了却不一定能懂得感受幸福。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科学与艺术,二者犹如鸟之两翼。重视理想,忽视感性意识发展的结果,会使孩子一生的幸福化作泡影,你无意中亲手扼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国画之美
一个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的生活条件,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与素质。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
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得脏、乱、差,单调乏味?问题就出在“感性素质”:因为TA的感性素质低,感觉不到环境多么恶心。一个人如果感性素质低,他的表现就是忽略甚至放弃对环境感性品质的要求。
有夫妻打架。原因是他们想买一台洗衣机,好看一点的1600元,难看一点1400。老婆感性素质高一点,想买好看的;老公低些,认为一千四就能用了,干嘛多花两百?表面上是夫妻有分歧。实际上是双方对环境感性品质要求不同。深层原因是双方感性素质的高低差别。由此衍生出来的是双方会在价值观方面发生严重分歧。高感性者,愿意为美化环境、享受生活付出成本。这也解释了夫妻在装修时候特别容易吵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