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学习乐器而言,4~5岁的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手指综合控制力,是开始学琴的最佳时期。
大量事例证明:从幼年开始学习乐器的孩子,入学后,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
实际上,在乐器中学到的,将不只是演奏技巧,更多的是全面提高孩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思维力。
有学生家长说:“自从孩子学钢琴以后,别的不说,起码指甲知道剪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又长又脏了。”
也有家长说:“我女儿以前就是一个假小子,整天上蹿下跳,比男孩子都要调皮,学了这几年钢琴,变得懂事、体贴人了,而且,在班里还一直是班长。”

这就是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积极影响。古人将“琴棋书画”定为必修课,“琴”首当其冲,所以,懂音乐、会弹琴,更能增加一份灵气。
前苏联著名钢琴教授涅高兹曾表示如果能由他决定的话,乐器应当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的确,如果有可能,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学乐器的话,那必定会推动建设一个真正文明的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
所以,学习音乐的意义不仅是学会弹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耐力、毅力和吃苦精神,培养孩子做事严谨、认真、完美的作风,培养孩子追求进取、向上的精神,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
(来源:中国艺术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