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项目:
1.声乐类:民族、美声、通俗音乐等
2.舞蹈类: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芭蕾舞、拉丁舞、街舞、爵士舞、现代舞等
3.器乐类:古筝,二胡、板胡、京胡、马头琴(拉弦类),扬琴、阮、琵琶、柳琴(弹拨类),笛、箫、笙、葫芦丝、唢呐(吹管类),梆子、木鱼、大鼓、套鼓、大锣(打击乐)等
钢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小号、圆号、长号等(管乐类),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吉他、贝司等(弦乐类),爵士鼓、军鼓、非洲鼓、水鼓等(打击乐类),电子琴、手风琴等(键盘类类)
4.表演类:语言素养表演(朗诵、主持、小品、讲故事、相声、情景剧等)、模特表演、戏曲表演等
5.书画类:国画、油画、水彩(粉)画、儿童画、版画、素描,剪纸、手工制作、摄影作品等(美术类),毛笔、硬笔、篆刻等(书法类)

大赛流程
1、比赛模式:地区赛—全国总决赛。比赛将在14县(市、区)进行招募、选拔,区域赛在忻州统一开展;并选出优秀选手,推荐至北京、上海参加全国总决赛。
2、参赛选手、家长和培训机构关注组委会信息发布平台,了解赛区相关赛事动态。
3、选手按指定时间和地点准时参加比赛(14岁以下参赛选手必须要有老师的带领或家长的陪同)。
4、参赛选手根据赛前公布的出场时间顺序安排,提前半小时到赛场签到并领取号码牌;准备候场。
5.所有选手遵守大赛组委会的安排,若有问题也组委会工作人员沟通。不得喧哗。
1、大赛设全市器乐组、声乐组、书画组、语言组及舞蹈组各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均按节目比例计算),颁发奖牌(杯)+荣誉证书。
2、教师奖:凡参加本次大赛,学生荣获总决赛一等奖的辅导老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辅导教师荣誉证书。
3、组织奖:在本次大赛中组织工作突出、选送选手较多并成绩优异的单位将评选“优秀组织奖”、“团体一等奖”“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艺术教育特色单位”“优秀艺术教育基地”等集体荣誉,并颁发奖牌或奖杯。
4、所有参赛选手均可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参赛纪念证书。
5.选手在参赛过程中产生的交通、食宿、影像资料等费用、由选手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