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无论演奏者还是听众都需要通过听觉来欣赏音乐,鉴别其艺术效果的优劣。凡是优秀的音乐家都具有敏锐的听觉,他们在有意或无意聆听的状态下,其听觉器官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敏感性。而这种敏感的听觉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因此,学习钢琴,就必须培养学生有敏锐的听觉能力,使之能胜任钢琴音乐的演奏要求。演奏时必须用听觉去判断演奏是否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音乐的变化、力度的层次、节奏的脉搏、踏板的清晰、乐句的均匀、旋律的流畅、风格的准确等等。演奏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音乐听觉,才能检验弹奏的效果。因此,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对学习钢琴演奏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涅高兹曾说过:“听觉越是迟钝,所演奏的声音和表现的内容就越呆板。”
钢琴教学中,听觉训练一般包括单音听辨、音程听辨、和弦听辨、节奏听记、旋律听记这五项内容。
(一)单音听辨训练
对单音进行听辨训练是培养学生听觉能力的基础,也是音乐听觉训练过程中相对容易的一部分。如果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听觉能力较好,不用经过特别训练其听记能力也会较好。但是如果学生的音乐基础、音乐素质和听觉能力较差,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必须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的进行。
在钢琴教学时,可采取听、唱、记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比如先让学生唱,然后听记,无是听唱还是听记,都应从离标准音最近的音开始训练。然后进行逐步将所听的音与标准音拉开。如果听记离标准音较远的单音,学生需要先能够判断出教师所弹奏的音,判断这个音是在标准音之上还是之下,然后再采用默唱音阶的方法进行训练。可以将标准音与所要听记的音用音阶的形式连接起来。如果教师所弹音在标准音之上,学生就应从标准音开始进行上行音阶的默唱,然后找到要听记音。反之则往下默唱并找到要听记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