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无法专心学习,往往令父母着急上火。相信不少家长都用了许多方法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恐怕都收效甚微吧,那就需要换个角度找原因了。孩子做功课的学习环境,整个家庭氛围都是导致孩子分心的重要因素。
“我真的搞不懂,明明没有几个字,为什么他作业都写到三更半夜?”妈妈生气地说,孩子小学三年级之后,回家作业时间就是灾难,“我盯着他做功课、帮他找方法,可是就是没有用!”
这样的场景每天在许多家庭上演,总是要耳提面命,孩子才甘愿坐在书桌前。五分钟后,却发现他在做与功课不相干的事!一次次的威胁利诱后,你终于失去耐心……,好像愈是想要解决,孩子“做功课不专心”这件事愈是成为家庭的困扰。
专注与否不仅在做功课时上演,更随时在真实的亲子互动中发生。当回家作业拖垮家庭生活,用尽任何策略还是未能起死回生,可能就需要检视一下,会不会整个家庭气氛就是“不利专心”的?终结孩子回家功课的战争,或许应该拟订一个长期计划,打造专心家庭。
“专心家庭”四个要素
要素1: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父母的爱和稳固的生活节奏。搬家、作息紊乱、父母争吵、分居、家庭功能失调……,家庭的变动和危机打乱了稳固的生活节奏,对孩子培养专注力有负面影响。
在广告公司担任高阶主管的王,因为工作关系,儿子出生后便二十四小时请保姆带,上学后,孩子也常在安亲班(课余时间和假期时候父母因工作忙而将孩子托付到专门的场所去照料,同时督促学习、辅导作业。)老师家里待到深夜,等她和先生下班才接回家,通常洗个澡、整理一下,睡觉时都已经凌晨一点了。幼稚园毕业前,因为儿子行为问题不断、躁动、打人,将他带至专业咨询机构,才发现长时间的作息紊乱及没有安全感,使得儿子有专注力问题,现在定期接受咨询治疗。“他最严重的问题是陪伴太少,他有强烈不安全感,不安全的感觉也让他自尊很低,”谈起小二的儿子,王尽是不舍。
稳固的生活节奏是安全感主要来源,佩特拉·索尔布里兹建议,建立星期日全家一起吃早餐,或是睡前朗读故事书的固定模式,会是变动不安时的定心丸;在固定时间和地点做作业等清楚的生活步骤,可以提供孩子方向感;还有固定信赖的对象、好朋友或是宠物,也都很有帮助。
要素2:专心做功课的环境和空间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通常是因为内在的组织性不足造成,因此外在环境便更需要结构,帮助孩子加强组织性。
固定的读书地点,会使孩子进到那个空间后,被提醒“该念书了”。但政大实小老师游婷雅提醒,如果孩子仍在需要常提醒才会“回神”的状态,倒是可将他安排在身边写作业,例如在厨房准备晚餐时,就请他在餐桌写作业,一方面在他分心时可以提醒他,另一方面,遇到不会写的作业,可以马上引导解决问题。她也建议家长,避免帮孩子购买自动铅笔,用铅笔或原子笔即可。因为自动铅笔故障率高,孩子常修理得不亦乐乎,忘了做功课。
读书环境要单纯,排除会吸引孩子目光的物品,只摆要读的书。照明充足柔和,保持书桌与室内明暗无太大差异的光线,灯源从左边照过来。
另外,要让孩子在安静的地方做功课,因为写作业又同时看电视、听歌……,噪音的干扰转移了对学习的专注,效果通常不好。但是,每个孩子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杨文丽建议,如果孩子在太静的环境中反而感觉窘迫,可以选择舒适、缓和脑波的轻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