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3:足够的运动和休息
许多父母误以为安静等于专心,不断要求爱动的小孩安静下来,但事实上“孩子是因为动不够,所以静不下来,”杨俐容提醒。秦育涵也发现,她每次只要跑跑跳跳或打完球后再坐下来念书,特别容易专心。学习时适度休息也很重要。研究学习策略的薇蕾娜·史坦纳认为,孩子全神贯注约可持续20—35分,之后应小憩一下。
曾有人在德国汉诺威对一群小学生做实验,一半学生使用传统课桌椅,另一半则用有轮子的活动旋转椅及可调整高度的桌子,三个小时后,静坐听课的学生注意力开始明显下降,而另一组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上升了。这个实验打破了一般想法,说明端坐静听与专心并不必然相关,适度活动反而让头脑更活跃。

要素4:良好的典范
良好的身教胜过千言万语。当孩子看见你喜欢阅读,他也比较容易喜欢念书。问问自己:喜欢阅读吗?生活是否有秩序感?做事情时专心投入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也不必慌,和孩子一起学专注也是很好的体验。
面对专注学习时的枯燥、挑战极限,孩子难免抗议与抱怨,不妨抱抱他、安慰他,但是应有的规矩还是要执行。这时候,你不需要高高在上,或许谈谈你面对困难、不喜欢又非得做的心情;或是你也会犯错,从错误中学习的往事。这些分享让亲子关系更近,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
最后,不要忘了检视自己,孩子是真的不专心,还是当爸妈的期望太高,甚至是与亲朋好友比较所致?把焦点放在他做得很好的地方,父母不动怒、孩子的情绪也比较正面。
为什么不想做功课?
找出他不想做功课的原因,再对症下药。
通常孩子比较常见的原因可能是:
缺乏动机:有太多事比做功课好玩。
生理因素:太累、太饿或生病。
情绪不安定:和同学吵架、焦虑明天的考试等。
作业未符能力:太难的功课使他觉得挫折且永无止境;太过简单让做功课变成无聊的事。
小心,别让电视偷走孩子专注力!
台大心理系副教授连韵文从电视的特质,告诉家长看电视对注意力发展的可能影响。
电视对于小孩的影响有好有坏,专家的意见也很不一致。很多家长都发现小孩看电视可以很专注,但这种专注牵涉到的主动成分很低,基本上是我们受到环境刺激改变(例如,萤幕上声光刺激的改变)所引发的本能朝向反应(orienting response)。
跟动物听到新的声响会转头去看一样,是本能的,而非主动的控制。
基于时间的排挤作用,看愈多电视,其他活动的时间就愈少,用到主动专注的机会更形降低,不利这部分脑功能的发展,也让小孩更不耐没有强烈声光刺激的活动(例如上课)。
法国政府最近禁止播映给三岁以下儿童看的电视节目,这是理由之一。如果可能,学龄前或学龄儿童单独看电视的时间要尽量缩短。如果要看,应该先行挑选节目,陪伴小孩讨论,时间到就关机,最不好的就是让小孩独自掌握,毫无限制地观看。
(来源:清大全脑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