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一个视频:一对母女准备过斑马线,路过的一辆车迅速停下来让行,妈妈示意孩子表达感谢,孩子立刻朝车的方向鞠个躬,彼此会心一笑。
礼貌教育应当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教给孩子。
首先,父母要做好礼貌待人、与人为善的榜样,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其次,教孩子基本礼貌用语和使用场景:见人问好;请求帮忙多用“请”、“麻烦”;受人帮助与恩惠,表达感谢,等等;另外,教孩子公众场合的礼仪:不随意打扰别人,不大声喧哗吵闹······
懂礼貌的孩子,言语得体、行为有分寸,在哪里都受人欢迎,步入社会也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运。

守规则
天津一地铁上,一个乘客坐在座位上把大蒜皮剥的满地都是,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在地铁快到站点时,站在车门附近一个穿校服的女孩默默蹲下,将地上散落的蒜皮都收拢在手中,带出了车厢,整个过程不到5秒钟。
后来有人追上女孩询问原因,女孩笑着表示:“爸妈就是这么教我的呀!”
不随地乱扔垃圾,看到垃圾自觉捡起来,女孩的这一举动,体现了良好的规则意识与社会公德。
一个孩子能自觉遵守各种规则,是他从家庭顺利进入学校,最终顺利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
发展心理学表明,道德和超我起始于3岁,孩子3岁开始,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教孩子规则。
不管是家庭中的规矩、学校规则、社会中的各项原则,耐心跟孩子解释清楚;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再和孩子一起坚定执行,不投机取巧;孩子违背了原则可以给予适当惩罚,帮助他更好地记住。
从高晓松酒驾被抓、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乘客违规下车导致老虎咬人事件、再到高铁动车限制不守公共交通规则的人员乘坐,并计入个人信用档案,这个世界正在狠狠惩罚不守规则的人。
曾看过一位爸爸和孩子的对话,印象很深刻:有一次,孩子问我,为什么很多人都在闯红灯,我们却要一直等绿灯?因为,爸爸希望你成为一个坚守规则的人,不是坚守给别人看,而是为自己坚守。
有规则,才有自由,这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