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如圆盖
诸葛亮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赏析:元直走了之后,刘备再次求贤,第一次前往卧龙岗,听到耕田农夫唱这首歌,此诗先写天地如棋盘,含古人天圆地方之观点,再写世人争名逐利,成王败寇之现象。最后写自己隐居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情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快乐。 刘备听后大为惊叹,感诸葛亮悟人生之深刻,遂有三顾茅庐之举。
独叹梅花瘦
黄承彦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赏析:刘备冒雪二顾茅庐寻孔明而不得,忽然听到茅庐外有人吟歌而来,误认为孔明,一问方知是孔明岳父黄承彦老先生。这首出自诸葛亮的梁父吟,黄承彦老先生骑驴过桥望见寒梅有感而吟。壮士功名尚未成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赏析:刘备冒雪二顾茅庐经过一家酒店,听到了酒店内有歌而喝。前两句“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大意为,怀才不遇。接下来“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寓意姜太公钓鱼遇到文王的典故。然后“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武王伐纣,会诸侯与孟津。
接着“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 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高阳酒徒郦食其使得刘邦折服,靠着口才游说齐国,连下齐城七十二,使得齐王投降刘邦。这首赋主要讲姜子牙和郦食其利用自己的才能,受到君王的优厚礼遇,用自己的才能立下不世之功。
大梦谁先觉
诸葛亮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迟迟。
赏析:刘玄德三顾茅庐,终于等来了诸葛亮,而然孔明却高卧未醒。皇叔之后侯阶等待。 等了一会儿,卧龙终于醒来了,念出了这首诗。 大意为:人生只不过是看起来真实一点的梦境,谁能够先看穿这个呢?我生平所为只有我自己知道啊!在草堂内睡的十分充足,窗外已经到了正午了。果然是山中野人,疏懒成性啊(孔明自嘲)。
铜雀台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赏析:铜雀台赋是实际上是赤壁之战之后曹植写的,曹操北定袁绍后,夜居邺城,见到城的东北角有奇光发出,命人查探,挖出了铜雀。在中国古代,铜雀极富祥瑞之气,好象还是唐舜的象征,曹操对此感到很高兴,就叫儿子曹植负责督建铜雀台,好向后人展示他的丰功伟绩.铜雀台两边各建一台,一名金凤,一名玉龙,架双桥于三台之上,三台奇高,邺城风物尽为所观。台建成后,曹操在台上大宴群臣,命文官写诗赋助兴,曹植才思敏捷,笔挥纸落,就写成了这篇千古名文。 此时罗贯中巧妙地移花接木,并且修改了“二桥”之意,使得孔明借此激出了大都督的抗曹决心(其实大都督本来就是真心抗曹)。(来源:中华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