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那被抓的石秀,在梁中书的公堂上,是怎样表现在读者面前的:
石秀押在厅下,睁圆怪眼,高声大骂:“你这败坏国家,害百姓的贼!我听着哥哥将令,早晚便引军来,打你城子,踏为平地,把你砍做三截!先叫老爷来和你们说知!”石秀在厅前千贼万贼价骂。厅上众人都唬呆了。梁中书听了,沉吟半晌,叫取大枷来,且把二人枷了,监放死囚牢里,分付蔡福在意看管,休教有失。
书中这一节文字写得极为精彩。这“睁圆怪眼,高声大骂”,一则充分表现了石秀对贪官污吏的憎恨;二则展示了他那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神情、语气在书中虽未细细描述,但那威武不屈的形象已是历历在目了。后面的话就更是厉害了。虽然石秀说的要打北京、杀梁中书之类均为假话,但“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反倒弄得梁中书“沉吟半晌”,半信半疑,不知所措了。梁中书深知梁山好汉的英勇,队伍的浩大,只得吩咐蔡福:“这两个贼徒,非同小可。你若是拘束得紧,诚恐丧命;若教你宽松,又怕他走了。你弟兄两个,早早晚晚,可紧可慢,在意坚固管候发落,休得时刻怠慢。”这回梁中书没有丝毫的喜悦,却像拿着两个烫手的山芋,咬又不敢,扔又不是。从言语之中我们更多的体会出其紧张、矛盾的心态。

在这回书中,石秀是绝对的主角,戏份虽然不多,仅仅两段:“劫法场”和“闹公堂”,但已经把“拼命三郎”的个性张扬了出来。他的“拼命”,既不同于李逵,也不同于鲁智深。李逵劫法场,背后有众好汉的支持、援助,李逵才显得那么的英勇、那么的剽悍;鲁智深闹公堂,虽然到了最后也是破口大骂,但是却根本没有起到威慑作用,反而被暴打了一顿。气势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了。这就是“拼命三郎”与他们二人的不同之处。不及此!”也是到这时,杨坚才真正领悟了贤明的独孤皇后的用心。
来源: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