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比较善于用某种意象来传情达意,如“杨柳、梅花、莲花、松竹、梧桐、红豆、鸿雁、月亮”等等物象,舞蹈的动作语言通常借助于诗中的意象来抒情,如舞蹈《爱莲说》、《雪中梅》、《一片绿叶》、《一枝红杏》等,无论是抒情性舞蹈语言,还是叙事性舞蹈动作,都需要诗性的意象来渲染、烘托诗情,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比兴”的运用是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在塑造特定舞蹈形象时,通过比喻、象征、托物言志的艺术表达,避免生活中的直白,塑造出含蓄委婉的艺术形象,从而更能引起欣赏者的注意力,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古往今来,独树一帜的艺术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如古代诗人根据创作风格不同分成豪放派、婉约派、边塞派、浪漫派、山水田园派、花间派等派别,也创作出了多样化风格的作品来,舞蹈风格同诗歌一样,不同的风格代表着不同的审美与韵味,这样才能出现艺术的百花齐放。
舞蹈和诗在创作上都追求着一定的境界。通过对本论文的研究与总结,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从舞蹈创作起点开始到具体创作过程中的体现,进而上升到创作效果的表达,整个创作过程都需要诗的某些特质的营养与滋润,善于挖掘诗的一些品质,对今后舞蹈创作会有一定的帮助。
(来源:中国艺术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