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曲艺
曲艺常识
日期:2014/9/24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曲艺是我国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是以带有表演动作的“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表演艺术门类。多数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具有“一人多角”(一个演员模拟多种角色)的特点,部分以代言为主,叙述为辅,分角色拆唱。与各地方言关系密切,其音乐为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出时演员人数较少,通常仅一至二、三人,使用简单道具。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拆唱、彩唱等。音乐体式有唱曲牌的“联曲体”、唱七字句或十字句的“主曲体”,或综合使用两者。曲本体裁有兼用散文和韵文、全部散文和全部韵文三种。我国曲艺历史悠久,唐代有说唱故事的“说话”、“转变”等,宋代“说话”、“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曲艺形式已很流行,元明清三代又出现许多曲种、曲目。据解放后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曲种约有四百个左右。包括相声、评书、二人转和苏州弹词,还有诸如新疆维吾尔族的热瓦甫苛夏克、青海的平弦、内蒙古的乌力格尔与好来宝、西藏的《格萨尔王传》说唱、云南白族的大本曲,以及山东快书、扬州评话、广东粤曲、湖北大鼓、天津时调、四川清音、陕西快板、常德丝弦等等丰富多彩。各地区、各民族,大到几个省份、小至一两个县区,都拥有自己的曲种。这就使得我国的曲艺不仅成为拥有品种最多的艺术门类,而且是深深扎根民间具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门类。

曲种。
  曲艺艺术的种类。根据艺术特点、音乐曲调、语言、起源地点、流行地区等的区别可划分为许多不同曲种,例如扬州评话、山东琴书、相声、河南坠子、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好来宝、赞哈、大本曲等。
 
联弹
  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 几种乐器合奏称为“联弹”。过去梅花大鼓演出时, 曾有穿插“换手联弹”、“七音联弹”等的演出形式。                                
 
大鼓
  曲艺的一个类别。 又名鼓书、大鼓书。 一般认为清初时形成于山东、河北的农村;一说大鼓旧称“鼓词”,或从鼓词演变而成。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各省、市,兼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安徽大鼓、上党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数十个曲种。各种大鼓多数由一人自击鼓、板,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也有仅用鼓、板的。大多取站唱形式。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早期曲目以中、长篇居多,有说有唱;后多偏重短篇,只唱不说。传统曲目往往是相通的,题材广泛,以历史战争故事和男女爱情故事居多。由于流行地区不同,伴奏乐器、唱腔等也有所不同。 
 
琴书
  曲艺的一个类别。又名扬琴。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故名。包括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翼城琴书、武乡琴书、四川扬琴、云南扬琴和北京琴书等曲种。各种琴书起源不一,多数由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有些则明显受滩簧、南词的影响或由大鼓演变而成。表演形式不一,有一人立唱、两人或多人坐唱和走唱的,有的则分角拆唱。唱词也根据其乐曲,有七、十字句和长短句之分。有说有唱,一般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伴奏乐器除扬琴外,也兼用三弦、二胡、筝、坠胡等。
 
牌子曲
  曲艺的一个类别。凡将各种曲牌连串演唱,用以叙事、抒情、说理的曲种都属这一类。在曲式结构上通常取由曲头、曲尾, 中间插入许多曲牌联缀而成的联曲体结构。包括单弦、大调曲子、四川清音、湖南丝弦、广西文场等。 一般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的。 伴奏乐器不一,流行在北方的牌子曲多以三弦为主,南方的牌子曲则多以扬琴、琵琶、二胡等为主。各种牌子曲的曲牌数量多少不一,有些曲牌如 <银纽丝>、<寄生草>、<剪剪花>、<叠断桥>、<满江红>等,往往为各地牌子曲所共有。
 
活儿
  曲艺名词。北方一些曲种称曲艺节目为&ldquo;活儿&rdquo;、&ldquo;活&rdquo;。如&ldquo;蔓子活&rdquo;、&ldquo;段儿活&rdquo;等;有时也泛指演员的水平,如&ldquo;有活儿&rdquo;,指功底深、掌握的曲目多。
 
蔓子活
  曲艺名词。 北方许多曲种如各种大鼓、评书等, 称分回逐日, 连续演出的长篇或中篇曲目为 &ldquo;蔓子活&rdquo;。                                
 
定场诗

  曲艺名词。过去评书、鼓书等演员,在演出中、长篇曲目前, 往往先念诵四句或八句诗, 称为&ldquo;定场诗&rdquo;。内容大半是介绍剧中的特定情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其作用与&ldquo;开词&rdquo;相仿。 
 
坐弦
  曲艺名词。过去北方一部分曲种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单弦、天津时调等演出时,经常有一名三弦乐师于后台等侯,称&ldquo;坐弦&rdquo;。凡遇演员无弦师或固定弦师因故未到场时,即由坐弦顶替。坐弦一般均有丰富的伴奏经验,熟悉各个曲种和演员演唱特点以及曲目内容。
 
撂地
  曲艺名词。又称明地儿。设在庙会、集市、街头空地上的曲艺演出场所。演员在平地上演出,另有人向观众租赁桌、凳,供观众坐席。许多曲种如相声、山东快书等,大都经过撂地演出进入&ldquo;戏棚子&rdquo;。
 
画锅
  曲艺名词。旧时北方有些撂地演出的曲艺演员,先以白砂土在地上划圈、写字,以吸引观众,称为&ldquo;画锅&rdquo;。意为画一个饭锅,使演出有收入,得以糊口。
 
正活
  曲艺术语。 指曲艺演出中正式要表达的内容。 许多曲种在正式节目演出前,往往要加演 &ldquo;小段&rdquo; 或&ldquo;垫话&rdquo;等,故有些流行在我国北方的曲种称正式节目为&ldquo;正活&rdquo;。
 
淌水
  曲艺术语。大鼓等曲种称按照一定的提纲去铺述故事情节、即兴编词为&ldquo;淌水&rdquo;。旧时有些中长篇曲目以淌水方式编成。演员素有&ldquo;久淌成词&rdquo;一说,指即兴创作的唱词经反复演唱后,就能成为固定的唱词。                               
 
垛口
  曲艺术语。又称垛句。大鼓、快板、快书等曲种的一种唱法。通常是在一个下句的底下再紧接一句,其唱词为由三句以上唱词组成的叠句,第二、三句以下均压韵。 
 
贯口
  曲艺术语。又称贯活、串口。指演员以很快速度歌唱、背诵唱词或连续叙述许多事物。一般要求在不换气或不明显地换气的情况下进行。有些曲目如《绕口令》等,专以贯口取胜。扬州平话、上海独脚戏等曲种也称&ldquo;贯口&rdquo;为&ldquo;快口&rdquo;。
 
梁子
  曲艺术语。评书、大鼓等曲种称曲目的故事提纲为&ldquo;梁子&rdquo;。按照梁子来铺述故事则称&ldquo;跑梁子&rdquo;。多用于长篇曲目。每一曲目在&ldquo;梁子&rdquo;的基础上,丰富细节和塑造人物形象,并组织扣子,使之成为完整的曲目。
 
楼上楼
  曲艺术语。唱词的一种押韵方式。将几句押同韵、同声的唱句叠垛在一起,称为&ldquo;楼上楼&rdquo;。多用于每节的甩板或一段的结尾。如京韵大鼓《群英会》:&ldquo;汉高祖灭秦楚龙争虎斗,传到了汉献帝三国分头。曹操占了天时称为魁首,孙权得地利驾坐龙楼,刘备为人和舍命交友,并无有栖身地在四海云游。&rdquo;八句唱词均押&ldquo;由求&rdquo;韵。也有通篇唱词的每一唱句全部押一个韵的。
 

0
上一篇:中国十大经典古曲  
下一篇:评书的艺术技巧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