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l回到首页|加入收藏|
曲艺
写实的话剧艺术
日期:2014/9/18 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点击:0 
 
 

    话剧在欧美各国称为戏剧.它是以说话和动作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戏剧,所以中国称之为"话剧".同虚拟的,写意的中国戏曲相比较,话剧是写实的戏剧艺术品种,它要求以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让观众"从钥匙孔里看生活",通过第四堵墙创造舞台幻觉,以逼真的舞台画面感染观众.它的表演,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都注重细节的真实.在表演上,话剧对台词十分注重.在戏剧文学方面,它十分强调戏剧冲突,戏剧情境以及造成戏剧性的各种方式.
    话剧发源于古希腊悲喜剧,经过漫长的欧洲中世纪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蓬勃发展,以英国莎士比亚的话剧最为著名.后来,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称(誉一时.之后,在启蒙运动过程中,话剧在欧洲大地再展英姿,直到"第七艺术"——电影成熟之前,话剧一直是欧洲舞台艺术的劲旅,并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等国家发展起来.
   话剧在本世纪初传入中国,1907年,在日本新派剧的影响下,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人,组织了中国人的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演出了根据美国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等话剧.春柳社的成立及其演出,标志着中国话剧的诞生."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欧洲戏剧被广泛介绍到中国来.话剧这个舶来品,受到文化人士和各界的重视,这时最活跃,最有造旨的话剧艺术家是洪深先生.洪深早年留学美国,专攻戏剧.他回国后,大力开展话剧活动经他倡导,1924年成功地演出了根据英国唯美主义小说家王尔德的作品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
    中国现代话剧强调时代性和人民性,战斗性和严肃性,反对商业化,庸俗化倾向.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田汉的现代剧《名优之死》,大大提高了话剧的思想艺术水平,奠定了中国戏剧的现实主义基础.
    30年代,现代话剧蓬勃发展,继夏衍的《上海屋檐下》脱颖而出后,中国现代著名话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不朽之作《雷雨》《日出》《北京人》等相继问世,掀开了现代话剧崭新的一页,谱写了中国戏剧史上的光辉篇章.

    抗日战争时期,现代话剧十分活跃.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等名噪一时,而群众性话剧活动更是红红火火,短小精悍的话剧,街头剧和独幕剧,遍及广大城乡.其中独幕剧《放下你的鞭子》影响最大.这些群众性话剧配合抗日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中国十大经典古曲
【延伸阅读】
 
 
热点排行
 
焦点图文
 
忻州晋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www.xzysjyw.com 2014-2026 备案号:晋ICP备13002475号-8
公司地址:忻州市建设北路 联系电话:13994138405 QQ咨询:627297315 电子邮箱:houjinming@163.com
技术支持:晋欣科技 在线QQ:8513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