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知道横要左低右高斜着写,但并没有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七”字的横斜度特别大,这又是为什么;知道水左方的橫撇要离开竖钩,右方的撇捺却要搭在竖钩上,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明知刀的横折钩要向左斜着写,司的横折钩要正着写,不知这是为什么;知道“左”字的上横短“右”字的上横长,也不知道为什么等等……事实上有史以来就没有形成适合初学者的结构理论体系,一直是盲目的模仿字帖,无法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三、粗糙临写 烂字记忆
历代书法名家公认为临习字帖是唯一有效的习字方法,即: 先看清楚字贴上的字,再在准备好的纸上直接写出来。这种方法练得是形象记忆,由于不明白间架结构的根本原理,传统写字格存在功能缺陷,初学者很难做精准临写,也就是,写得字与帖上的字完全不像或似像非像,反而会形成病笔烂字记忆,先入为主,根深蒂固,难以纠正。普遍都是这样先学坏再改造,走了很多很多的弯路。
四、字字都练 难以持久
练过的字也许能写好,而没练过的字肯定写不好,只好字字都要练,汉字众多周期过长,以至于当今时代,几乎没人能够持久练字。
想要提高全民整体书写水平,只有攻克上述难关,改进陈旧方法,创新一种科学、简便、高效的练字方法来适应时代的需求。本站向您推荐的"赵汝飞练字"方法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为书法启蒙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来源:中国书法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