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时候正是暴露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机会,一时弹不好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课后有针对性地练习、把问题解决就可以了。
平时练习不要贪多贪快,尽可能精练。逐渐把曲子磨精的过程,也是你功力增长的过程。

3.改得慢
有的孩子在上课时能按自己练好的弹出来,但当老师一旦提出新的要求之后,就没办法正常弹了。
这个现象说明两点:一是你弹琴过于依赖惯性,平时练习速度太快。二是协调性不足。
应对方法:平时练琴多慢练、分段练、分声部练,训练自己从曲子中间任意小节开始也能正常接下去。当老师提出的要求让你感觉困难的时候,可以跟老师沟通。
有经验的老师会让你先单手练、或者给一些难度较低的辅助练习来帮助你达到效果。一般来说改得快就意味着学得快,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学会把全身感官都调动起来集中于一个问题,也会有帮助的。

4.平时练习偷懒
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有的小孩习惯弹错,回家也懒得改过来,就一直练习错的。有的小孩根本就是在乱弹,快速的曲子音符密密麻麻,嫌看谱子麻烦,在家里乱弹一气,家长也听不出来。
还有的小孩为了应付家长,家里练的和课堂上弹的根本不是同一条曲子,家里练的是已经滚瓜烂熟的老曲子,家长一听很高兴。而到了上课时就傻眼了,新曲子根本没怎么练过,当然弹不好。
应对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在家里练得很快,要求他慢下来。给他一个节拍器,跟着节拍器慢练。隔天就抽查他,要求他只弹一只手,边弹边把谱子上的音符唱下来。请老师把乐曲慢速演奏一遍,录下来,用来和孩子弹的对比。如果家长查得严,孩子这种偷懒的情况会比较少一点。
(来源:中国艺术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