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随着教育供求关系变化,教育理念将会发生颠覆性的转变
日本少子化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变明显,从1990年代起,日本教育理念发生显著变化:开始提倡“宽松教育”,小学广泛引入“体验式学习”。中国现在每个教育阶段还是很“卷”,未来随着教育供求关系变化,
未来升学会变得更容易,学生也不需要那么紧张,学生也从单纯关注分数和排名转向关注知识本身,不再需要陷入各种竞赛的怪圈中,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办学将会真正朝素质教育方向走,办学质量也将得到整体提升。

学校数量减少同时,这一过程中师资配置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2020~2035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需求量总体减少,按现行生师比标准,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小学教师需求量过剩较大,初中教师先短缺后过剩。

为应对这些过剩,除缩小班级规模、降低生师比外,未来应在稳定部属和省属师范大学招生计划的同时,逐步减少师专和高职高专的师范生招生,保持一定的师资规模和质量。另外,师资培养体系也要调整,调整师范专业设置,扩大音、体、美、劳、通用技术、学前、托育和特教等学科招生人数,减少文化科目招生计划。实际上,现在的师资供给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缺编,语数等大课类老师相对容易过剩,而艺术、体育、科学等小课类老师更为短缺。
(来源:中国艺术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