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体验类的要求。比如别的小朋友去哪里玩了,或是吃了什么好东西,他出于好奇也想去尝试一下。那么我们也会酌情满足他,未必是照搬效仿,只要是让人身心愉悦就好。
对于超出合理范围的要求,我们会让孩子清楚,每个人都不可能拥有世界上所有想要的东西,同理你所拥有的,别人也无法全部得到。因此羡慕是相互的,珍惜自己拥有的,才会过得比较快乐。
如果届时孩子依然接受不了,我们会耐心地跟孩子讨论他说出的理由,看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达成心愿的条件或备选项,来将事情协调好。
没想到儿子非常心领神会地说,“这个我明白。以前我们讲过Little Critter小怪物的故事。他有个新同学,家里有大房子专车接送放学,还有数不清的玩具和超级nice的女佣,Little Critter特别羡慕他。可是当他到Little Critter家做客时,却羡慕Little Critter有时刻陪伴他的家人,一起玩的妹妹,和气的爷爷奶奶。所以,我和Little Critter一样,最宝贵的,是爱我的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我的妹妹。”
这话讲得我和我先生热泪盈眶。我先生甚至打趣我说,“你看,儿子的觉悟都在你之上。”
是的,路漫漫,我们做父母,也在渐学渐行的路上。
是真心喜欢,还是因为羡慕
就在写完这些文字,我拿起手机扫了一眼午餐前跟我先生的微信聊天内容,忽然大笑起来——我羡慕某位好友又去哪儿度假了,我先生当机立断——“我也带你去。”
真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免俗,看到别人有什么,做了什么,去到哪里,而心生羡慕,也想如别人一般,这都是人再正常不过的需求和表现。成年人都如此,若是孩子没有出现过,我们反倒会觉得不正常。
因此,不允许孩子看到别人有什么,也想要什么,其实挺不人道,也蛮难实现的。只是,我们会提醒孩子,也告诉自己,无论要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是因为真心喜欢,还是仅仅因为羡慕别人。
若是前者,又确是能力所及,那么就勇往直前;而若是后者,那就真的不必了。
唯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够帮助人去判断并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与虚荣心,若是眼睛总看在别人所拥有的东西上,只想不输过别人,因别人买单而买单,那么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无法满足。
愿与孩子,及各位父母共勉。
来源:励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