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一些艺术家耐不住这样的寂寞,名和利的追求,使书法脱离了最根本的本质,那些在书法中追求观念的更新,求变、求怪,求“风格”,这是一种浮躁的表现。我认为书法风格的创立、新观念代替不了真功夫,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扎扎实实的修养和功力之后,才能出现自己的书法风格,自己一种真性情的表现,一种全面人格及修养的体现。新加坡的潘寿先生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他说“书法奇是仙,怪是妖”,他点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度”的规律。

历朝历代的大家,花上了比常人多百倍的功夫才成就了一个书法家。可是我们现在花了多少功夫呢?我们有了那么多的名帖可以看到,有了更多的信息资讯,我们就觉得是站在历史和古人的高度上,但是我们这代人书法水平的高度在哪里?我认为,书法比绘画难得多,因为它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一个纵线的标准,即历史纵线的标准,我们当代不管谁有多大名气,他的作品必然要经过历史的检验,能否留住只有时间说了算,历史说了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抓紧练功,重新找回这种传统的规律。要尊重书法的规律,这个规律是每一个人都要从传统中吸取的精华,才能达到艺术的一个高度,也才能使自己的作品留到历史之中。
来源:书法欣赏